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打印机胶辊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支座、固定于支座上部的台面,还包括设于台面的顶板与底板的中心面上的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分别对称设有匹配的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A’和同步带轮B、同步带轮B’,所述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所述主动转轴与电机连接。从上述结构可知,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胶辊的输送时,可以有效提高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次品产生几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打印机胶辊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办公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胶辊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打印机早已经普及。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广的是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由于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快、单张打印成本低以及打印后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激光打印机的市场前景大大超越了喷墨打印机,甚至大有取代喷墨打印机的趋势。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原理不同,激光打印机的耗材主要是显影辊、碳粉和充电辊。市场上对于激光打印机的胶辊需求极大。生产制造胶辊时,必须要将裹覆在芯棒表面的胶层两端切齐,但是, 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半自动切齐,还需要操作工人将胶辊一根一根送到切齐机的刀片处进行切齐,速度非常慢,而且还容易产生次品,甚至还会造成伤害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打印机胶辊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直接将胶辊输送至胶辊自动切齐机,提高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次品产生几率。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激光打印机胶棍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支座、固定于支座上部的台面,还包括设于台面的顶板与底板的中心面上的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分别对称设有匹配的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A’和同步带轮B、同步带轮B’,所述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所述主动转轴与电机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台面的左侧面设有“U”形槽口。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和传送带C以及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和传送带C’分别在“U”形槽口的两平行槽内。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送带C和传送带C’的外表面均布有条形凸起E和条形凸起E’。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条形凸起E、条形凸起E’的间距等于或略小于工件胶辊的直径,条形凸起E、条形凸起E’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工件胶辊的半径。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工件胶辊的一端放置于条形凸起E所形成的间隔内,工件胶辊的另一端对应放置于条形凸起E ’所形成的间隔内。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机固定于台面的底板,电机的输出轴设有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转轴上设有的带轮连接,所述带轮设于同步带轮A和同步带轮A’之间。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台面的前后侧边距离等于或略大于工件胶辊的长度,并分别竖直设有相同高度的前挡边和后挡边,所述前挡边、后挡边的高度大于工件胶辊顶部与台面顶板之间的距离。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顶板的上部,位于的“U”形槽口处,设有顶棚, 所述顶棚高于前挡边的顶部,并且顶棚的前后端面分别在前挡边、后挡边的平面内,并分别与前挡边、后挡边固定。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顶棚底部和后挡边分别竖直设有挡板和水平设有红外探头,挡板的左侧边活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与顶棚底部之间设有扭力弹簧,所述红外探头的探测线位于挡片端部活动范围所处的最左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本技术取进行胶辊输送时,先将工件胶辊依次放置在传送带外表面的条形凸起所形成的间隔内,开启电源开关后,电机运转,传送带将工件胶辊向前输送,随着传送带的向前推进,第一根工件胶辊开始接触到挡片,并且挡片因工件胶辊继续向前输送而不断向左摆动,当第一根工件胶辊脱离传送带时,挡片端部处于摆动范围的最左端,挡住了红外探头的探测线,激活了与红外探头连接的光信号开关,使电机停止运转;通过激光打印机胶辊自动切齐机之后的运作,使电机再次运转,进行输送第二根工件胶辊,以此类推。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用本技术进行胶辊的输送时,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够有效防止残次品的产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支座I、固定于支座I上部的台面24,还包括设于台面24的顶板2与底板3的中心面上的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21,所述台面24的左侧面设有“U”形槽口 11 ;所述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21上分别对称设有匹配的同步带轮 A5、同步带轮A’ 5’和同步带轮B22、同步带轮B’ 22’,所述同步带轮A5、同步带轮B22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10,同步带轮A’ 5’、同步带轮B’ 22’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 10’,所述同步带轮A5、同步带轮B22和传送带ClO以及同步带轮A’ 5’、同步带轮B’ 22’和传送带 C’ 10’分别在“U”形槽口 11的两平行槽内;所述传送带ClO和传送带C’ 10’的外表面均布有条形凸起E12和条形凸起E’ 12’ ;所述条形凸起E12、条形凸起E’ 12’的间距等于或略小于工件胶辊19的直径,条形凸起E12、条形凸起E’ 12’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工件胶辊 19的半径,工件胶辊19的一端放置于条形凸起E12形成的间隔内,工件胶辊19的另一端对应放置于条形凸起E’ 12’形成的间隔内;所述电机6固定于台面24的底板3,电机6的输出轴设有带轮7,通过皮带9与主动转轴4上设有的带轮8连接,所述带轮8设于同步带轮A5和同步带轮A’ 5’之间;所述台面24的前后侧边距离等于或略大于工件胶辊19的长度,并分别竖直设有相同高度的前挡边20和后挡边20’,所述前挡边20、后挡边20’的高度大于工件胶辊19顶部与台面24顶板2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板2的上部,位于的“U”形槽口11处,设有顶棚13,所述顶棚13高于前挡边20的顶部,并且顶棚13的前后端面分别在前挡边20、后挡边20’的平面内,并分别与前挡边20、后挡边20’固定;所述顶棚13底部和后挡边20’分别竖直设有挡板14和水平设有红外探头17,挡板14的左侧边活动连接有挡片15,所述挡片15与顶棚13底部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6,所述红外探头17的探测线23位于挡片15端部活动范围所处的最左端。用本技术输送胶辊至激光打印机胶辊自动切齐机尽心两端切齐时,先将工件胶辊19放置在传送带ClO的条形凸起E12和传送带C’ 10’的条形凸起E’ 12’所形成的间隔内,开启电源,电机6运转,带动传送带ClO和传送带C’ 10’,将贡献胶辊19往前输送,随着传送带ClO和传送带C’ 10’的向前推进,第一根工件胶辊19开始接触到挡片15,并且挡片15因工件胶辊19继续向前输送而不断向左摆动,当第一根工件胶辊19脱离传送带ClO 和传送带C’ 10’并掉落时,挡片15端部处于摆动范围的最左端,挡住了红外探头17的探测线23,激活了与红外探头17连接的光信号开关,使电机6停止运转,挡片15因为扭力弹簧16的作用,重新回到挡板14的起始位置;通过激光打印机胶辊自动切齐机之后的运作, 使电机6再次运转,进行输送第二根工件胶辊19,以此类推。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打印机胶辊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I)、固定于支座(I)上部的台面(24),还包括设于台面(24)的顶板(2)与底板(3)的中心面上的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21),所述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21)上分别对称设有匹配的同步带轮A (5)、同步带轮A’(5’)和同步带轮B (22)、同步带轮B’(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打印机胶辊两端自动切齐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固定于支座(1)上部的台面(24),还包括设于台面(24)的顶板(2)与底板(3)的中心面上的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21),所述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21)上分别对称设有匹配的同步带轮A(5)、同步带轮A’(5’)和同步带轮B(22)、同步带轮B’(22’),所述同步带轮A(5)、同步带轮B(22)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10),同步带轮A’(5’)、同步带轮B’(22’)上设有匹配的传送带C’(10’),所述主动转轴(4)与电机(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欣展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