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型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25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水线型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边机,特别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序中对极板自动刷四边的设备。它公开了一种刷边框机是由包括机架、走板装置、侧刷边装置、上刷边装置、推板装置、下刷边装置、收板装置顺序衔接而成的流水线装置,该流水线装置在电气控制下自动协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刷边框机,实现了中小密铅合金极板的自动刷边,完成了该项生产流程从半手工劳动向自动化作业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生产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铅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加工设备,其特征是一种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边机,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领域的铅合金极板的自动刷边框设备。
技术介绍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多联板栅经过滚剪机分切为单片极板后,极板四边会出现毛边、变形、边缘不整齐等现象,造成极板质量下降,严重影响蓄电池的质量和寿命,因此需要对滚切后的极板进行刷边以保证蓄电池质量。传统的刷边方式为半手工刷边,刷边时力道不易掌控,易造成极板变形,板耳疏松,极板质量下降,产品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产生的粉尘污染环境,对人体伤害大。目前行业上已有专门的设备对多联极板分板后刷边框,如中国专利201120052751. X的刷边机,但是这种刷边机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高效生产的需求,而且这种刷边机环保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血铅事件的曝光,国家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环保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生产出一种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的刷边机已成为市场亟不可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极板刷边框时极板效率低的不足,减少铅粉尘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边机,该设备不仅能在电气控制系统作用下自动实现对极板的刷边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能减少现有刷边机铅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型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走板装置、侧向刷边装置、上刷边装置、推板装置、下刷边装置、收板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顺序衔接而成。机架放置于水平面上,机架上设有水平工作台,水平工作台从前端至尾端开有通槽,此通槽为第二链条通道。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装有电气元件的电控箱和操作面板,电控箱垂直安装于水平工作台起始位置处,面对操作者,操作面板嵌于电控箱门内,整机各装置的动作顺序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手动操作操作面板可实现各装置单步动作。走板装置贯穿水平工作台,包括第一驱动机构、链条传输机构和靠板;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机架后部底座,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链条和驱动链轮,第一驱动机构电力控制线接入电气控制系统,驱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带动链条传输机构,从而将第一驱动器的运动传递至链条传输机构;链条传输机构包括主动轴机构、从动轴机构、第二链条、板槽和支撑座,主动轴机构位于机架后部,包括主动轴、第一轴承、轴端链轮和轴间链轮,第一轴承、轴端链轮和轴间链轮依次排布于主动轴上,轴端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驱动链轮相连;从动轴机构位于机架前部,包括从动轴、第二轴承和从动链轮,第二轴承、从动链轮依次装于从动轴上,第二链条连接轴间链轮和从动链轮,实现传递运动的作用;第二链条上装有板槽,板槽均布地分布于第二链条;支撑座设于第二链条下方,装于机架;靠板装于水平工作台通槽两侧,始于工作台端部,止于侧向刷边装置,对极板叠两侧面起定位作用。侧向刷边装置包括左侧刷边机构、右侧刷边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左侧刷边机构和右侧刷边机构对称分布于走板装置两侧,第二驱动机构位于左侧刷边机构和右侧刷边机构正上方。左侧刷边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调整机构、第一滑动机构、第一电动刷机构、第一挡板和第一压板机构,第一固定座与机架相连;第一调整机构一端连接于机架,另一端与固定座相连;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一、第二连接板,第一直线轴承两端固连于第一固定座上、下端,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连于第一直线轴承的两面;第一电动刷机构装于第一连接板,其电力控制线连入电气控制系统,刷子为圆柱形钢丝刷,刷子圆柱面直接朝向极板叠侧边;第一挡板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挡于刷子圆柱面前,挡板上开槽,刷头露出槽,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钢丝刷不被损坏,一方面在极板叠进入侧向刷边装置时,由于左刷没有和极板叠接触,第一挡板可对极板叠左侧面起定位作用;第一压板机构悬于走板装置正上方,包括弹性机构和第一压板,弹性机构固连于第一固定座两侧,与第一压板相连,第一驱动电机将旋转运动传递至左刷,高速旋转的第一电动刷机构将极板左侧边刷的整齐光亮。 右侧刷边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调整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第二电动刷机构和第二挡板;第二固定座与机架相连;第二调整机构一端连接于机架,另一端与固定座相连;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轴承和第三、第四连接板,第二直线轴承两端固连于第二固定座上、下端,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对称连于第二直线轴承的两面;第二电动刷机构装于第三连接板,其电力控制线连入电气控制系统,刷子为圆柱形钢丝刷,刷子圆柱面直接朝向极板叠侧边;第二挡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挡于刷子圆柱面前,挡板上开槽,使刷头露出槽,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钢丝刷不被损坏,一方面在极板叠进入侧向刷边装置时,由于右刷没有和极板叠接触,第二挡板可对极板叠左侧面起定位作用,高速旋转的第二电动刷机构将极板右侧边刷的整齐光売。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五连接板和第一、第二导杆;第二驱动器固定于机架顶部、与第五连接板相连;第一导杆一端与第五连接板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相连,第二导杆一端与第五连接板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相连,当第二驱动器动作时,可带动左侧刷边机构和右侧刷边机构同时进行上下运动。上刷边装置顺序装于侧刷边装置后,位于走板装置垂直正上方,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三滑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四滑动机构和第三电动刷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固定于机架上部,与第三滑动机构相连;第三滑动机构为横向滑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第一直线导轨装于上部机架,第六连接板装于第一直线导轨上,与第三驱动机构相连,第七连接板连于第六连接板;第四驱动机构与第七连接板相连,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方向平行于第七连接板方向;第四滑动机构为纵向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导轨和第八连接板,第二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七连接板两侧,第八连接板装于第二直线导轨上,与第四驱动机构相连;第三电动刷机构装于第八连接板,电力控制线连入电气控制系统,刷子为两个钢丝碗刷,第一、第二碗刷间距离为极耳宽度,碗刷面平行于走板装置;对极板叠刷上边时,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四滑动机构下落至刷边高度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上刷边装置运动,高速旋转的碗刷将极板叠上边刷的整齐光亮,一个行程走完后,第四驱动机构将第四滑动机构抬起,极板叠在第二链条带动下进入推板装置所在位置。推板机构包括第一水平推板机构、补偿机构和左、右卡槽,第一水平推板机构安装于机架,推板方向垂直于走板方向;补偿机构安装于水平工作台包括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一推板,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推板做上下运动,当第一推板处于上限位时,第一推板底部与工作台平齐,水平推板机构推动极板叠进入下刷边位置,当第一推板处于下限位时,下刷边装置动作;左、右卡槽对称安装于水平工作台上,顺接于水平推板机构后部,左、右卡槽间宽度为水平推板机构推板的宽度,在极板叠推送过程中对极板叠两侧面起定位作用。下刷边装置位于推板机构极限位置处,包括第三固定座、第五滑动机构、第三调整机构、第四电动刷机构、第三挡板和上压板机构,第三固定座与机架相连;第五滑动机构包括第三直线导轨和滑动座,第三直线导轨装于第三固定座两侧、与滑动座相连;第三调整机构装于第三固定座,与滑动座相连;第四电动刷机构安装于滑动座水平部分,其电力控制线连入电气控制系统,刷子为圆柱形钢丝刷,圆柱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水线型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走板装置、侧向刷边装置、上刷边装置、推板装置、下刷边装置、收板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顺序衔接而成,所述机架放置于水平面上,机架上设有水平工作台,所述水平工作台从前端至尾端开有通槽,所述通槽为第二链条通道,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装有电气元件的电控箱和操作面板,所述走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链条传输机构和靠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机架后部底座,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链条和驱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力控制线接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驱动链轮通过所述第一链条带动链条传输机构;所述链条传输机构包括主动轴机构、从动轴机构、第二链条、板槽和支撑座,所述主动轴机构位于机架后部,包括主动轴、第一轴承、轴端链轮和轴间链轮,所述第一轴承、轴端链轮和轴间链轮依次排布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轴端链轮通过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驱动链轮相连;所述从动轴机构位于机架前部,包括从动轴、第二轴承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轴承、从动链轮依次装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链条连接所述轴间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二链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水平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二链条上装有板槽,所述板槽均布地分布于所述第二链条;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第二链条下方,装于机架;所述靠板装于所述水平工作台通槽两侧,始于工作台端部,止于侧向刷边装置;所述侧向刷边装置包括左侧刷边机构、右侧刷边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左侧刷边机构和右侧刷边机构对称分布于所述走板装置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左侧刷边机构和右侧刷边机构正上方,所述左侧刷边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调整机构、第一滑动机构、第一电动刷机构、第一挡板和第一压板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一、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直线轴承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连于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的两侧;所述第一电动刷机构装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电动刷机构电力控制线连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动刷机构的刷子为圆柱形钢丝刷,所述圆柱形钢丝刷的圆柱形刷面朝向极板叠的左侧边;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挡板上开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电动刷机构的刷子刷面露出所述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压板机构悬于所述走板装置正上方,包括弹性机构和第一压板,所述弹性机构固连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垂直部分两侧,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所述右侧刷边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调整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第二电动刷机构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机架相连;所述第二调整机构一端连接于机架,另一端与固定座相连;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轴承和第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直线轴承两端固连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下端,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对称连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的两面;所述第二电动刷机构装于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电动刷机构电力控制线连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第二电动刷机构的刷子为圆柱形钢丝刷,圆柱形钢丝刷的圆柱形刷面直接朝向极板叠右侧边;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挡板上开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电动刷机构的刷子刷面露出所述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五连接板和第一、第二导杆;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于机架顶部、与第五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所述第二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所述上刷边装置顺序装于所述侧刷边装置后,并位于所述走板装置垂直正上方,所述上刷边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三滑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四滑动机构和第三电动刷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部,与所述第三滑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装于所述机架上部,所述第六连接板装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且与第三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七连接板连于所述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七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七连接板;所述第四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导轨和第八连接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七连接板两侧,所述第八连接板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三电动刷机构装于所述第八连接板,所述第三电动刷机构电力控制线连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第三电动刷机构的刷子包括两个第一、第二钢丝碗刷,所述第一、第二碗刷间距离为极耳宽度,碗刷面分别平行于所述极板叠上侧边,所述推板机构包括第一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伟李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