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齿夹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锥体(2),该锥体(2)上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体(2)的锥面上套装有锥套(4),该锥套(4)的内周面为锥面,且该锥套(4)的锥面与锥体(2)的锥面相配合,所述锥套(4)的上方设置有压板(5),该压板(5)的下表面紧压锥套(4)的上表面,该压板(5)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入到锥体(2)的中心孔内,切该拉杆(10)的下端伸出底板(1)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锥体与锥套的结合,同时使用定位环对工件位置进行定位,可以稳定且准确的固定工件的位置,已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同时还具有设计巧妙、改造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齿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插齿用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的装置,插齿是指用插齿刀按展成法或成形法加工内、外齿轮或齿条等的齿面。目前市面上采用插齿机来对齿轮进行加工时,通常是采用多爪夹头来对工件的内孔进行夹持,这种夹持由于是通过夹头来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持,容易出现夹持不稳定以及工位位置定位不准的情况,影响工件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平稳、精确固定工件位置的插齿夹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齿夹具,包括底板(I),所述底板(I)上固定连接有锥体(2),该锥体(2)上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体(2)的锥面上套装有环形的锥套(4),该锥套(4)的内周面为锥面,且该锥套(4)的锥面与锥体(2)的锥面相配合,所述锥套(4)的上方设置有压板(5),该压板(5)的下表面紧压锥套(4)的上表面,该压板(5)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入到锥体(2)的中心孔内,切该拉杆(10)的下端伸出底板(I)的下表面。采用以上结构,在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锥套(4)外圈,拉动拉杆(10)的下端,使压板(5)带动锥套(4)下压,锥套(4)下压时会向外挤压工件内孔,压至指定位置时,锥套(4)就将工件夹持稳定。为了使锥套(4)的弹性更好,所述锥套(4)由四块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锥段(4c) 组成,四个所述锥段(4c)与锥体(2)相接触的表面均为锥面,四个所述锥段(4c)围成环形,且四个锥段(4c)之间留有空隙,同时为了使锥段不至于分散,四个锥段(4c)由至少一根束紧条(11)箍在一起,该束紧条(11)位于四个所述锥段(4c)外周面上开设的凹槽(4b) 内。在所述底板(I)上均匀且竖直设置有四根下定位销(6),该下定位销(6)的上端伸出底板(I)的上表面,所述四个锥段(4c)上分别设置有与下定位销(6)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该上定位销(7)的下端伸出锥段(4c)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销(6)的中心线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板(I)和锥套(4)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复位弹簧(8),四个复位弹簧(8)分别套装在四根下定位销(6)及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 上。在松开工件时,只需松开拉杆,复位弹簧即可将锥套顶上去,松开对工件的夹持。所述底板(I)上还设置有定位环(3),该定位环(3)位于锥套(4)的外圈,在该定位环(3)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四个出屑孔(3a),所述出屑孔(3a)横向贯穿定位环(3)。在夹持时,可以将工件的下端放置在定位环上,方便固定工件的位置,同时加工工件产生的废屑可从出屑孔排出。所述压板(5)的下表面中心具有环形的上凹槽(5a),所述锥体(2)的上表面具有与上凹孔(5a)相对应的下凹槽(4a),在加工压板和锥体时,可以减少需要高精度的接触面,提高整体精度。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锥体与锥套的结合,同时使用定位环对工件位置进行定位,可以稳定且准确的固定工件的位置,已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同时还具有设计巧妙、 改造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I中锥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插齿夹具,由底板I、锥体2、定位环3、锥套4、压板5、下定位销6、上定位销7、 复位弹簧8、拉杆10和束紧条11等部件组成。所述底板I上固定连接有锥体2,该锥体2 上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体2的锥面上套装有锥套4,所述锥套4由四块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锥段4c组成,四个所述锥段4c与锥体2相接触的表面均为锥面,四个所述锥段4c 围成环形,且四个锥段4c之间留有空隙,四个锥段4c由至少一根束紧条11箍在一起,该束紧条11位于四个所述锥段4c外周面上开设的凹槽4b内。所述锥套4的外圈设置有定位环3,该定位环3固定在底板I上,在该定位环3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四个出屑孔3a,所述出屑孔3a横向贯穿定位环3。所述锥套4的上方设置有压板5,该压板5的下表面紧压锥套 4的上表面,该压板5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入到锥体2的中心孔内,切该拉杆10的下端伸出底板I的下表面。所述压板5的下表面中心具有环形的上凹槽5a,所述锥体2的上表面具有与上凹孔5a相对应的下凹槽4a。在所述底板I上均匀且竖直设置有四根下定位销6,该下定位销6的上端伸出底板I的上表面,所述四个锥段4c上分别设置有与下定位销6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该上定位销7的下端伸出锥段4c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销6的中心线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板I和锥套 4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复位弹簧8,四个复位弹簧8分别套装在四根下定位销6及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如改变表架和基准柱的数量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插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I),所述底板(I)上固定连接有锥体(2),该锥体(2)上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体(2)的锥面上套装有锥套(4),该锥套(4)的内周面为锥面,且该锥套(4)的锥面与锥体(2)的锥面相配合,所述锥套(4)的上方设置有压板(5),该压板(5)的下表面紧压锥套(4)的上表面,该压板(5)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入到锥体⑵的中心孔内,切该拉杆(10)的下端伸出底板⑴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4)由四块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锥段(4c)组成,四个所述锥段(4c)与锥体(2)相接触的表面均为锥面,四个所述锥段(4c)围成环形,且四个锥段(4c)之间留有空隙,四个锥段(4c)由至少一根束紧条(11)箍在一起,该束紧条(11)位于四个所述锥段(4c)外周面上开设的凹槽(4b)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插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I)上均匀且竖直设置有四根下定位销(6),该下定位销(6)的上端伸出底板(I)的上表面,所述四个锥段(4c)上分别设置有与下定位销(6)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该上定位销(7)的下端伸出锥段(4c)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销(6)的中心线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板(I)和锥套(4)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复位弹簧(8),四个复位弹簧(8)分别套装在四根下定位销(6)及相对应的上定位销(7)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插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还设置有定位环(3),该定位环(3)位于锥套(4)的外圈,在该定位环(3)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四个出屑孔(3a),所述出屑孔(3a)横向贯穿定位环(3)。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的下表面中心具有环形的上凹槽(5a),所述锥体(2)的上表面具有与上凹孔(5a)相对应的下凹槽(4a)。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齿夹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锥体(2),该锥体(2)上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体(2)的锥面上套装有锥套(4),该锥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锥体(2),该锥体(2)上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体(2)的锥面上套装有锥套(4),该锥套(4)的内周面为锥面,且该锥套(4)的锥面与锥体(2)的锥面相配合,所述锥套(4)的上方设置有压板(5),该压板(5)的下表面紧压锥套(4)的上表面,该压板(5)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入到锥体(2)的中心孔内,切该拉杆(10)的下端伸出底板(1)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星极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