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134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翻整斜楔、翻整刀块,及由主压料芯与小压料芯构成的压料芯,所述小压料芯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主压料芯与翻整斜楔之间,其下端为带有负角的工作端,其与主压料芯于侧壁处相接触且小压料芯能由翻整斜楔驱动与主压料芯间滑动配合;小压料芯的工作端与主压料芯的工作端相接时,它们的工作面整体与制件成型后的型面相匹配,且此时翻整刀块的工作端与小压料芯的工作面共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可在压料芯存在负角的情况下,对制件进行压料及翻边处理。该模具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件加工精度,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加工各种带负角的制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一些制件在冲压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边处理,为了取件方便,一般将翻边线设置在无负角区域。现有技术中,翻整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料芯、翻整斜楔和翻整刀块,压料芯固联于上模座的下端并与上模座滑动配合,翻整斜楔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下模座上方及压料芯左方并与下模座滑动配合,翻整刀块固联于翻整斜楔上且用于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制件在冲压翻边过程中,首先上模座带动压料芯向下运动,当压料芯运动到与下模座接触的位置时,压料芯压住制件完成冲压,接着翻整斜楔带动翻整刀块向斜下方运动,最后由翻整刀块完成对制件的侧翻边。但是此类翻整模具要求压料芯不能存在负角,不然无法完成正常的压料工作。对于一些冲压方向带负角的翻边,按常规设计需采用一些复杂的侧整机构或增加工序来解决,而使用侧整机构价格较高,增加工序又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不能一次成型,这样既浪费了成本,又不容易保证产品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压料芯存在负角的情况下,也可对制件进行压料及翻边处理的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该模具可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制件加工精度,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料芯、带有翻整刀块的翻整斜楔,其中压料芯包括固联于上模座下端的主压料芯,翻整斜楔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下模座上方、主压料芯左方,用于对板件进行翻边的翻整刀块固联于翻整斜楔上;所述压料芯还包括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主压料芯与翻整斜楔之间的小压料芯,小压料芯的下端为压料端即工作端;所述小压料芯与主压料芯于侧壁处相接触且小压料芯能由翻整斜楔驱动与主压料芯间滑动配合;所述小压料芯的工作端带有负角,小压料芯的工作端与主压料芯的工作端相接时,它们的工作面整体与制件成型后的型面相匹配,且此时翻整刀块的工作端与小压料芯的工作面共面。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翻整斜楔上、位于翻整刀块的上方的侧部处,设有朝向小压料芯的用于驱动小压料芯沿主压料芯滑动的驱动氮气弹簧。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座上与翻整斜楔上下相应处为斜面结构,翻整斜楔的底面落于该斜面上;下模座上设有与翻整斜楔相联接的驱动器,所述翻整斜楔经该驱动器驱动与下模座滑动配合。本技术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小压料芯的与主压料芯相接触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小压料芯沿主压料芯向下滑动后自动回程的氮气弹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I、小压料芯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压料芯存在负角即制件在压料方向带有负角时,冲压工序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用本压料芯中的小压料芯代替原压料芯的负角部位, 小压料芯从侧面运动起到压料的作用;2、驱动氮气弹簧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小压料芯沿主压料芯方向滑动,压紧制件;3、驱动器的设置可保证翻整斜楔在该驱动器驱动下与下模座更好地滑动配合;4、氮气弹簧设置是为了保证小压料芯沿主压料芯向下滑动后可自动回程。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制件加工精度,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的特点。本技术适用于加工各种负角的制件。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主压料芯5刚接触到制件时各部件的状态图;图3为主压料芯5和小压料芯4均接触到制件时各部件的状态图。图中I、驱动氮气弹簧;2、翻整斜楔;3、翻整刀块;4、小压料芯;5、主压料芯;6、 驱动器;7、下模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上模座、下模座7、翻整斜楔 2、翻整刀块3,及由主压料芯5与小压料芯4构成的压料芯。主压料芯5固联于上模座的下端。翻整斜楔2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下模座7的上方及主压料芯5的左方。翻整斜楔2上由螺钉固联有驱动氮气弹簧1,其位于翻整刀块3上方的侧部处,工作端面朝向小压料芯4。翻整刀块3,用于对板件进行翻边,固联于翻整斜楔2上。小压料芯4固联于上模座的下端且位于主压料芯5与翻整斜楔2之间,小压料芯4 的下端为带有负角的压料端即工作端,小压料芯4与主压料芯5于侧壁处相接触且小压料芯4能由翻整斜楔2驱动与主压料芯5间滑动配合。小压料芯4的与主压料芯5相接触的侧面上设有氮气弹簧。下模座7上与翻整斜楔2上下相应处,为斜面结构,翻整斜楔2的底面落于该斜面上。下模座7上设有与翻整斜楔2相联接的驱动器6,翻整斜楔2经驱动器6驱动与下模座7滑动配合。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I)首先上模座向下运动,同时带动主压料芯5向下运动,直到主压料芯5接触制件起到压料的作用。由于小压料芯4同样固联于上模座下端,此时小压料芯4也向下运动, 但是小压料芯4的压料端即工作端为负角,使得压料端还没与制件完全接触,即压料端还没有起到压料的作用(如图2所示);(2)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于此同时驱动器6驱动翻整斜楔2沿下模座7的斜面运动,当驱动氮气弹簧I与小压料芯4接触时,由于主压料芯5与小压料芯4间滑动配合,驱动氮气弹簧I驱动小压料芯4沿主压料芯5滑动,使得小压料芯4与制件完全接触(如图3 所示)。当小压料芯4的压料端与主压料芯5的压料端(即工作端)相接,即二者均与制件完全接触时,它们的整体工作面与制件成型后的型面相匹配,且此时翻整刀块3的工作端与小压料芯4的工作面共面;(3)接着翻整刀块3开始翻边作业,直到上模座与下模座7完全闭合,板件的冲压翻边作业完成;(4)翻边作业完成后,小压料芯4上的氮气弹簧带动小压料芯4回程,离开制件,并且上模座向上运动,与下模座7分开,当上模座到达一定高度后,制件便可取下。权利要求1.ー种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7)、压料芯、带有翻整刀块(3)的翻整斜楔(2),其中压料芯包括固联于上模座下端的主压料芯(5),翻整斜楔(2)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下模座(7)上方、主压料芯(5)左方,用于对板件进行翻边的翻整刀块(3)固联于翻整斜楔(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芯还包括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主压料芯(5)与翻整斜楔(2)之间的小压料芯(4),小压料芯(4)的下端为压料端即工作端; 所述小压料芯(4)与主压料芯(5)于侧壁处相接触且小压料芯(4)能由翻整斜楔(2)驱动与主压料芯(5)间滑动配合; 所述小压料芯(4)的工作端带有负角,小压料芯(4)的工作端与主压料芯(5)的工作端相接时,它们的工作面整体与制件成型后的型面相匹配,且此时翻整刀块(3)的工作端与小压料芯(4)的工作面共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整斜楔(2)上、位于翻整刀块(3)的上方的侧部处,设有朝向小压料芯(4)的用于驱动小压料芯(4)沿主压料芯(5)滑动的驱动氮气弹簧(I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7)上与翻整斜楔(2)上下相应处为斜面结构,翻整斜楔(2)的底面落于该斜面上;下模座(7)上设有与翻整斜楔(2)相联接的驱动器(6),所述翻整斜楔(2)经该驱动器(6)驱动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加工带负角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7)、压料芯、带有翻整刀块(3)的翻整斜楔(2),其中压料芯包括固联于上模座下端的主压料芯(5),翻整斜楔(2)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下模座(7)上方、主压料芯(5)左方,用于对板件进行翻边的翻整刀块(3)固联于翻整斜楔(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芯还包括固联于上模座下端且位于主压料芯(5)与翻整斜楔(2)之间的小压料芯(4),小压料芯(4)的下端为压料端即工作端;????所述小压料芯(4)与主压料芯(5)于侧壁处相接触且小压料芯(4)能由翻整斜楔(2)驱动与主压料芯(5)间滑动配合;????所述小压料芯(4)的工作端带有负角,小压料芯(4)的工作端与主压料芯(5)的工作端相接时,它们的工作面整体与制件成型后的型面相匹配,且此时翻整刀块(3)的工作端与小压料芯(4)的工作面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戎康侯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