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消防水炮,涉及一种消防器材,它包括底座、进水管、弯管、出水管、炮头、水平摆动机构、仰俯摆动机构和控制器。水平摆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联轴器,仰俯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和联轴器;炮头包括开花直流调节套、稳流器、推杆电机和炮筒,推杆电机固定安装在炮筒的外壳上,推杆电机的推杆的头部固定在开花直流调节套的外壳上,开花直流调节套可滑动的套接在炮筒的头部,稳流器固定在炮筒的头部,稳流器与炮筒为同一轴线。该水炮转动快速、灵活、平稳,转动角度不受限,能快速准确喷射到消防目标点,喷出的水花可调,提高了灭火的速度和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消防水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器材,具体说是一种电控消防水炮。
技术介绍
消防水炮是将一定压力及一定量的水,通过能量转换,以很高的速度从炮头喷嘴内喷出,形成射流从而起到扑灭一定距离外火灾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易燃易爆的石化企业、 油罐区、输油码头、机库船舶等场所以及火灾易发区。在使用中为了使水柱或水雾快速准确喷射到消防目标点,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快速灵活的调节水炮的方向,因此对消防水炮的传动转向装置的要求很高。传统的消防水炮的传动转向装置存在转动速度慢、转动不平稳、转动角度受限等问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水柱或水雾不能快速准确喷射到消防目标点,从而影响了灭火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消防水炮,其转动快速、灵活、平稳,转动角度不受限,能快速准确喷射到消防目标点,喷出的水花可调,提高了灭火的速度和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消防水炮,包括底座、进水管、弯管、出水管、炮头、水平摆动机构、仰俯摆动机构和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弯管的进水端,所述的弯管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端与炮头相连接;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设在底座和进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的仰俯摆动机构设在弯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底座和进水管的连接以及弯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均为可转动式连接,底座和进水管之间的转动方向以及弯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转动方向互相垂直,且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第一联轴器,所述的第一蜗轮设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一蜗杆和第一电机设在进水管上,所述的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蜗杆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互相啮合;所述的仰俯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的第二蜗轮设在弯管上,所述的第二蜗杆和第二电机设在出水管上,所述的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蜗杆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互相啮合;所述的炮头包括开花直流调节套、稳流器、推杆电机和炮筒,所述的推杆电机固定安装在炮筒的外壳上,所述的推杆电机的推杆的头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开花直流调节套的外壳上,所述的开花直流调节套可滑动地套接在炮筒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固定在炮筒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与炮筒为同一轴线;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推杆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蜗轮设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一蜗杆的外壳设在进水管的进水端的外壳上,且第一蜗杆的外壳与进水管的进水端的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该组蜗轮蜗杆啮合的第一窗口。所述的第二蜗轮设在弯管上,所述的第二蜗杆的外壳设在出水管的进水端的外壳上,且第二蜗杆的外壳与出水管的进水端的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该组蜗轮蜗杆啮合的第二窗口。优选的,所述的稳流器的一端为圆形挡片,所述的固定杆垂直固定在挡片的中心, 所述的开花直流调节套的内壁分为内径不同的两个套体,且内径小的一端套接在炮筒上, 两个套体的连接处设有过渡锥面,所述的稳流器的固定杆固定在炮筒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的挡片位于过渡锥面的外端且与过渡锥面的轴心线相同,二者之间具有用于出水的环形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转动快速灵活平稳,且转动角度不受限,能快速准确喷射到消防目标点,提高了灭火的速度和效果。2、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推杆电机调节炮头控制水花的形状,提高灭火的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开花直流调节套,2、推杆,3、推杆电机,4、稳流器,5、炮筒,6、第二电机,7、 底座,8、进水管,9、第一蜗轮,10、第一蜗杆,11、第一电机,12、第一联轴器,13、弯管,14、出水管,15、过渡锥面,16、挡片,17、固定杆,18、第一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3所示,一种电控消防水炮,包括底座7、进水管8、弯管13、出水管14、 炮头、水平摆动机构、仰俯摆动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的底座7 —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进水管8的进水端,所述的进水管8的出水端连接弯管13的进水端,所述的弯管13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14的进水端,所述的出水管14的出水端与炮头相连接;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设在底座7和进水管8的连接处,所述的仰俯摆动机构设在弯管13和出水管14的连接处。所述的底座7和进水管8的连接以及弯管13和出水管14的连接均为可转动式连接,底座7和进水管8之间的转动方向以及弯管13和出水管14之间的转动方向互相垂直, 且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防止水从连接处泄露出来。如图2,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蜗杆10、第一蜗轮9和第一联轴器12,所述的第一蜗轮9设在底座7上,所述的第一蜗杆10和第一电机11设在进水管8 上,所述的第一电机11的第一输出轴18与第一蜗杆10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1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蜗杆10和第一蜗轮9互相哨合。第一蜗杆10的外壳设在进水管8的进水端的外壳上,且第一蜗杆10的外壳与进水管8的进水端的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该组蜗轮蜗杆啮合的第一窗口。如图I、图3,所述的仰俯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6、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的第二蜗轮设在弯管13上,所述的第二蜗杆和第二电机6设在出水管14上,所述的第二电机6的第二输出轴(图中未示出)与第二蜗杆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图中未示出) 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互相啮合。第二蜗杆的外壳设在出水管14的进水端的外壳上,且第二蜗杆的外壳与出水管14的进水端的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该组蜗轮蜗杆啮合的第二窗口。当灭火的时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6的转动来控制炮头的水平和俯仰的摆动,从而使炮头对准着火点。以水平摆动为例第一电机11由控制器控制转动,第一电机11的第一输出轴18通过第一联轴器12将动力传输给第一蜗杆10,第一蜗杆 10绕第一蜗轮9转动,由于第一蜗轮9固定在底座7上,且底座7固定不动,因此进水管8 在第一蜗杆10的带动下绕第一蜗轮9水平转动。同理,通过第二电机6、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和第二联轴器可以实现出水管14的摆动,从而使炮筒5随之摆动,实现水炮仰俯角度的调整。所述的炮头包括开花直流调节套I、稳流器4、推杆电机3和炮筒5,所述的推杆电机3固定安装在炮筒5的外壳上,所述的推杆电机3的推杆2的头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开花直流调节套I的外壳上,所述的开花直流调节套I可滑动的套接在炮筒5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4固定在炮筒5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4与炮筒5为同一轴心线。所述的稳流器4的一端为圆形挡片16,所述的固定杆17垂直固定在挡片16的中心,所述的开花直流调节套 I的内壁分为内径不同的两个套体,且内径小的一端套接在炮筒5上,两个套体的连接处设有过渡锥面15,所述的稳流器4的固定杆17固定在炮筒5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4的挡片 16位于过渡锥面15的外端且与过渡锥面15的轴心线相同,二者之间具有出水的环形间隙, 以实现出水开花或直流。所述的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6和推杆电机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根据灭火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消防水炮,包括底座、进水管、弯管、出水管、炮头、水平摆动机构、仰俯摆动机构和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弯管的进水端,所述的弯管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端与炮头相连接;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设在底座和进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的仰俯摆动机构设在弯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底座和进水管的连接以及弯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均为可转动式连接,底座和进水管之间的转动方向以及弯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转动方向互相垂直,且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第一联轴器,所述的第一蜗轮设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一蜗杆和第一电机设在进水管上,所述的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蜗杆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互相啮合;所述的仰俯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的第二蜗轮设在弯管上,所述的第二蜗杆和第二电机设在出水管上,所述的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蜗杆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互相啮合;所述的炮头包括开花直流调节套、稳流器、推杆电机和炮筒,所述的推杆电机固定安装在炮筒的外壳上,所述的推杆电机的推杆的头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开花直流调节套的外壳上,所述的开花直流调节套可滑动地套接在炮筒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固定在炮筒的头部,所述的稳流器与炮筒为同一轴线;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推杆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天忠,李铁,王广,李可明,薛新民,高俊波,薛鹏,薛春河,王长水,邵忠诚,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消防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