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产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68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子产生器。该离子产生器具有两个气流流路,使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向同方向单独流动并向外部送出,在两个气流流路中的一个气流流路上配置仅以电晕放电产生正离子的离子产生部,并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上配置通过静电雾化现象产生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离子产生部,且在一个气流流路上设置收拢部,使得在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风速,高于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风速。从而使送出的短寿命的正离子多于送出的长寿命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以长期保持空气中的正、负极性的平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产生器
本技术涉及用于将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一起送出到室内等空间的离子产生器。
技术介绍
离子产生器包括送风机;壳体,具有两个气流流路,使该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向同方向单独流动并向外部送出;以及离子产生部,安装在各个所述气流流路的通道壁上并产生离子,使该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正离子或负离子)与流过气流流路的空气一起向室内送出,除去空气中漂浮的细菌,并使病毒失去活性(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10-80425号)。离子产生部具有针状的放电电极和对该放电电极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部, 利用放电电极的电晕放现象而产生离子。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33293号公开了一种静电雾化装置(离子产生器),珀尔帖元件的一个面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吸热、其另一面放热,放电电极与珀尔帖元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具有散热片的散热板与珀尔帖元件的所述另一面连接,通过对珀尔帖元件施加电压冷却放电电极,使空气中的水分在放电电极的前端部冷凝,且通过在放电电极上施加电压使该放电电极的前端部产生静电雾化现象,从而产生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80425号中所述的、在两个气流流路上分别配置有离子产生部的离子产生器中,在两个气流流路中分别流通的空气的风速大体相同,通过使各气流流路的风速可变,来控制空气中的离子量。因此,在两个气流流路中的一个气流流路上配置产生正离子的离子产生部、并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上配置产生负离子的离子产生部的离子产生器中,由于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寿命程度相同,所以通过产生相同数量的正离子、 负离子并以相同风速送出正离子、负离子,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保持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平衡。此外众所周知,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33293号公开的静电雾化装置向空气中送出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寿命,数倍长于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80425 号公开的离子产生器向空气中送出的正离子的寿命。因此,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10-80425号所述从两个气流流路分别送出离子的离子产生器中,在一个气流流路上配置产生正离子的离子产生部、且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上配置产生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离子产生部来构成离子产生器,当向空气中送出正离子和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情况下,向空气中送出相同数量的正离子、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时,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量多于正离子的量,空气中的正、负极性的平衡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产生器,通过设置改变风速的机构,使在两个气流流路中的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高于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即使在从两个气流流路送出寿命差距大的正离子和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时,也可以使送出的短寿命一方的正离子多于送出的长寿命一方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从而能够长期保持空气中的正、 负极性的平衡。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在两个气流流路上分别配置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部, 所述两个气流流路使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单独流动并向外部送出,所述离子产生器中,具有使在所述两个气流流路中的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在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高于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在另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的机构,并且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具有利用放电产生正离子的放电电极,另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具有利用放电产生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放电电极。按照本技术,从一个气流流路送出的正离子的寿命,即使比从另一个气流流路送出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寿命短,由于短寿命一侧的气流流路的风速高于长寿命一侧的气流流路的风速,所以可以使短寿命的正离子的送出量多于长寿命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送出量,从而能够长期保持空气中的正、负极性的平衡。此外,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优选的是,所述机构中,一个气流流路的流动方向上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断面积,小于另一个气流流路的流动方向上另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断面积。按照本技术,由于能够通过局部减小具有两个气流流路的现有的离子产生器中一个气流流路的断面积而加快风速,因此改进部位少,能降低成本。此外,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优选的是,所述离子产生部的一方配置在比所述机构更靠所述流动方向下游的位置上。按照本技术,空气流过气流流路的断面积狭窄的部位时,由于通过断面积狭窄的部位上时风速最大,所以能进一步加大短寿命的正离子的送出量。此外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所述机构为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相对于配置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上的离子产生部、在所述流动方向的上游和下游的位置开口于另一个气流流路。按照本技术,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被分流为配置有离子产生部的气流流路和旁通管路两个流路,在该配置有离子产生部的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在该离子产生部周边的风速,相对低于在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在配置于该气流流路内的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即,在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相对大于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从而能够加大短寿命的正离子的送出量。此外,通过在具有两个气流流路的现有离子产生器的另一个气流流路上设置旁通管路,可以相对加快风速,改进部位少,能降低成本。根据本技术,从两个气流流路中的一个气流流路送出的正离子的寿命,即使低于从另一个气流流路送出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寿命,由于短寿命一侧的气流流路的风速高于长寿命一侧的气流流路的风速,所以能使短寿命的正离子的送出量多于长寿命的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送出量,从而可以长期保持空气中的正、负极性的平衡。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结构的纵断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的另一部位结构的纵断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结构的纵断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的另一结构的断面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的另一结构的纵断主视图。图6是图5的VI-VI线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离子产生器结构的纵断侧视图,图2是表示离子产生器 的另一部位结构的纵断侧视图,图3是表示离子产生器结构的纵断主视图。图1所示离子产生器包括壳体1,其后表面下部设有吸入口 11,上部设有吹出口 12;箱体2,内置于该壳体1内;送风机3,配置在该箱体2内的下部;以及两个离子产生部 4、5,配置在壳体1内的送风机3和吹出12之间。壳体1大致呈长方体状,包括俯视为矩形的底壁la ;侧壁,连接与该底壁la的两 边相连的前壁lb、后壁lc以及底壁la的另外两边;中间壁ld,配置在前壁lb和后壁lc之 间;以及顶壁le,后壁lc上开设有吸入口 11,顶壁le上开设有吹出12。中间壁Id呈连接吸入口 11边缘的盘形,中间壁Id下部的与送风机3相对的部位 上开设有通孔If,此外,中间壁Id上部的与一个离子产生部4相对的部位上开设有孔lg。 中间壁Id内的与吸入口 11相对的部位上安装有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使送风机3从吸入 口 11吸入的空气通过,并除去该空气中的异物以成为清洁空气。此外,壳体1的顶壁le上 吹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产生器,在两个气流流路上分别配置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部,所述两个气流流路使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单独流动并向外部送出,所述离子产生器的特征在于,具有使在所述两个气流流路中的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在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高于在另一个气流流路中流通的空气的、在另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周边上的风速的机构,并且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具有利用放电产生正离子的放电电极,另一个所述离子产生部具有利用放电产生负极性的带电微粒子水的放电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康孝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