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23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包括粘贴膜(1)以及沿该粘贴膜(1)两侧和下端延伸形成并与粘贴膜(1)一体的集液袋底层(2),该集液袋底层(2)三方对应设置集液袋上层(3),集液袋上层(3)的上边缘设置U形支撑条(5),下边缘与集液袋底层(2)相连接,集液袋底层(2)和集液袋上层(3)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集液袋(4)。该手术薄膜可收纳手术切口两侧和下方的溢液,保持术野无菌巾及术者无菌衣干燥无污染,减小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几率,达到整个手术过程良好的无菌隔离目的,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达到手术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控制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薄膜。
技术介绍
手术薄膜又名外科手术粘贴巾,其广泛应用于外科铺巾技术中,即术野消毒后,将手术薄膜紧贴于手术部位,防止周围皮肤中的细菌渗入手术切口,其因具有透明、透气、防水和高弹性等功能而越来越受到外科手术者的青睐。随着手术薄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其防水功能和收纳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剖腹产手术中,由于有大量羊水溢出,或在腹腔内大出血手术中,或术中需要大量冲洗的手术等会因为术野有大量体液或冲洗液溢出,浸湿手术切口周围的无菌巾和手术者的无菌衣,导致其达不到无菌隔离的目的,从而增加了感染几率。严重的甚至会浸湿手术床单和患者衣物,增加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不利于手术患者的康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手术薄膜大概有四种一是输液用的薄膜;二是普通手术用的薄膜,这两种都是由粘贴纸和粘贴膜组成;三是带双袋的薄膜,其主要在前述薄膜的两侧增加两个软袋,用于收集腹部手术左右两侧的溢液,但其无法收集到切口下方的溢液,当口袋置于腹部上下两侧时,又无法收集到左右两侧的溢液,而切口上方的口袋形同虚设,加上袋口无支撑,因此达不到预期的防水收纳功能;四是脑外科专用薄膜,其结构是在薄膜的下方设置一收纳袋,袋口游离边设置软钢丝支撑条,袋底部连接导流管,袋口贴于切口下方,其可收纳下方溢液但无法收集到左右两侧的溢液,导流管也会因手术部位限制不能发挥其引流的作用,反而会堆积于手术野下方影响到手术台的整洁,甚至会妨碍手术者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全方位收纳术野大量体液或冲洗液,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本技术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该手术薄膜包括粘贴膜以及沿该粘贴膜两侧和下端延伸形成并与粘贴膜一体的集液袋底层,该集液袋底层三方对应设置集液袋上层,集液袋上层的上边缘设置U形支撑条,下边缘与集液袋底层相连接,集液袋底层和集液袋上层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集液袋。根据手术的需要,集液袋底层由粘贴膜向两侧及下端延伸而形成,两侧最好是各延伸约5cm,下端延伸约10cm。所述集液袋上层和集液袋底层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漏斗状集液袋,因此具有良好的集液收纳性能。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可同时收纳手术切口两侧和下方的溢液及冲洗液,保持术野无菌巾及术者无菌衣干燥无污染,减小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几率,达到整个手术过程良好的无菌隔离之目的,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几率;(2)避免了术中体液及冲洗液污染手术床及手术间地面,达到手术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控制目的,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3)使用十分简单方便,支撑条可根据需要灵活提起或压下, 不占据术者操作空间;(4)结构简单,产品市场转化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可拓展应用于法医病理解剖检验工作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一种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该手术薄膜包括粘贴膜I以及沿该粘贴膜 I两侧和下端延伸形成并与粘贴膜I 一体的集液袋底层2,集液袋底层2由粘贴膜I向两侧各延伸5cm,下端延伸IOcm形成,集液袋底层2三方对应设置集液袋上层3,集液袋上层3 的上边缘设置U形支撑条5,下边缘与集液袋底层2相连接,该U形支撑条5可选择软刚丝或其他塑形较好的材料制作而成;集液袋底层2和集液袋上层3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集液袋集液袋底层2。其使用方法为消毒铺巾完毕后,撕开粘贴膜1,将手术薄膜贴于手术切口部位, 袋口置于下方,提起U形支撑条5,从而手术切口两侧和下方的溢液均可很好地被漏斗状的集液袋4收纳;无需使用时,压下U形支撑条5即可,不影响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当有大量溢液进入集液袋4中时,可随时用负压进行吸引抽吸,进而节约材料和手术成本,同时还减少了手术操作范围内的杂物堆积,防止感染。权利要求1.一种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手术薄膜包括粘贴膜(I)以及沿该粘贴膜(I)两侧和下端延伸形成并与粘贴膜(I) 一体的集液袋底层(2),该集液袋底层(2)三方对应设置集液袋上层(3 ),集液袋上层(3 )的上边缘设置U形支撑条(5 ),下边缘与集液袋底层(2 )相连接,集液袋底层(2 )和集液袋上层(3 )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集液袋(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包括粘贴膜(1)以及沿该粘贴膜(1)两侧和下端延伸形成并与粘贴膜(1)一体的集液袋底层(2),该集液袋底层(2)三方对应设置集液袋上层(3),集液袋上层(3)的上边缘设置U形支撑条(5),下边缘与集液袋底层(2)相连接,集液袋底层(2)和集液袋上层(3)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集液袋(4)。该手术薄膜可收纳手术切口两侧和下方的溢液,保持术野无菌巾及术者无菌衣干燥无污染,减小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几率,达到整个手术过程良好的无菌隔离目的,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达到手术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控制目的。文档编号A61M27/00GK202801825SQ20122045086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贺文英, 殷世强, 吴显和, 刘珉甬, 丁玉辉, 曾维君, 潘小美, 王娟 申请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形可收纳手术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手术薄膜包括粘贴膜(1)以及沿该粘贴膜(1)两侧和下端延伸形成并与粘贴膜(1)一体的集液袋底层(2),该集液袋底层(2)三方对应设置集液袋上层(3),集液袋上层(3)的上边缘设置U形支撑条(5),下边缘与集液袋底层(2)相连接,集液袋底层(2)和集液袋上层(3)的下端同时向下移形成集液袋(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英殷世强吴显和刘珉甬丁玉辉曾维君潘小美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