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祖琴专利>正文

手持电动刮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86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持电动刮刀是一种新型电动钳工工具,用于刮削轴套、轴瓦、导轨面等配合面的粗刮和半精刮,由单相或三相电源驱动的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提供动力,通过输出轴或输出软轴连接呈凸形曲线回转体的刮削刀具来刮削工件,以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手持电动刮刀”是一种电动钳工工具,广泛用于轴套、轴瓦、导轨面等配合面的粗刮与半精刮,特别适用于刮削大中型工件,也可用于旋刮铆焊件、铸件上的焊疤和毛刺。以往刮削轴套、轴瓦等园弧配合面、全靠使用三角刮刀,特别是刮削大中型工件,如刮削大型球磨机巴氏合金半瓦的油囊、被刮削下来的金属屑竟有4.5Kg之多,可见劳动强度之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替代三角刮刀的电动钳工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手持电动刮刀由单相或三相电源驱动的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及刮削刀具构成,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与刮削刀具可通过输出轴直连,也可通过输出软轴连接。这样便解决了刮削工作的动力问题,而刮削线速度的调整可通过转速的调整和改变刮削刀具的直径来解决。刮削刀具为凸形曲线回转体,切削刃均布在回转体表面,每一条切削刃所在平面与刀具轴线的夹角为30~50°,切削刃法向间距不大于10毫米。这样便有效地解决了刮削过程中刀具跳动的问题,因而便于操作。刮削刀具可做成扁鼓状、半球状、指状等,如为扁鼓状刀具,在刮削刀具回转中心的装夹孔可做成150的光面锥孔,以便于装夹和对中,若用输出软轴来连接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和刮削刀具,使用时更显轻便灵活,刮削刀具若做成半球状、指状,可通过钻夹头夹紧,还可用于模具制造。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附图。单相动力输出装置1是一台功率为500W,最高转速为1450转/分,最低转速为780转/分的调速电机,接头2将调速电机与输出软轴3连接起来,手持部位4、防护罩5将输出软轴的输出端和刮削刀具6保护起来,再用弹簧垫圈7、螺母8将刮削刀具6紧固在输出软轴3的输出端。本技术“手持电动刮刀”在刮削大型球磨机巴氏合金半瓦时,比用三角刮刀工效提高五十倍以上,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权利要求1.手持电动刮刀由单相或三相电源驱动的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及刮削刀具构成,其特征在于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与刮削刀具可通过输出轴直连,也可通过输出软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电动刮刀,其特征在于刮削刀具为凸形曲线回转体、切削刃均布在回转体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手持电动刮刀,其特征在于刮削刀具的每一条切削刃所在平面与刀具轴线的夹角为30°~50°。专利摘要手持电动刮刀是一种新型电动钳工工具,用于刮削轴套、轴瓦、导轨面等配合面的粗刮和半精刮,由单相或三相电源驱动的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提供动力,通过输出轴或输出软轴连接呈凸形曲线回转体的刮削刀具来刮削工件,以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3D79/00GK2136093SQ92218610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谢祖琴 申请人:谢祖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持电动刮刀由单相或三相电源驱动的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及刮削刀具构成,其特征在于:可调速动力输出装置与刮削刀具可通过输出轴直连,也可通过输出软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祖琴
申请(专利权)人:谢祖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