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匹配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05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品质的偏差小、具有大电流耐受性的小型阻抗匹配元件。上述目的通过如下阻抗匹配元件来实现,所述阻抗匹配元件具备:布线部,其含有在第1电介质材料D1的内部埋设或在其表面形成的布线用导体图案;电感器部L4以及L5或电容器部C1中的任一方或者双方,所述电感器部L4以及L5含有在前述第1电介质材料D1的内部埋设或在其表面形成的电感器用导体图案,所述电容器部C1含有至少一对电容器用导体图案CC1和介于该成对电容器用导体图案之间的具有高于第1电介质材料D1的介电常数的第2电介质材料D2,前述布线用导体图案以及电感器用导体图案的厚度为20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抗匹配元件。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品质的偏差小、具有大电流耐受性的小型阻抗匹配元件。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包含硅(Si)、氮化镓(GaN)等的半导体元件的输出阻抗小,因此在与外部电路连接时大多与阻抗匹配用的电路连接。通过与阻抗匹配电路连接,从而可与外部电路的特性阻抗匹配,可将源自半导体元件的输出无浪费地送出于外部电路。上述阻抗匹配电路大多由电容器元件与、由将该电容器元件和上述那样的半导体元件连接的导体的细线(例如,金属丝)等形成的电感器元件构成。在该构成中,构成阻抗匹配电路的部件(即,电容器元件、电感器元件)的数量变多,阻抗匹配电路容易变为大型。 但是,阻抗匹配电路大多搭载于用于保护半导体元件的封装体内部,因而对阻抗匹配电路的小型化提出了要求。另外,由于部件数量多,因而容易招致制造工艺的复杂化、制造成本的增大,从该观点考虑也要求抑制部件数量。进一步,在将前述那样的半导体元件和阻抗匹配电路(的电容器元件)连接的细线构成电感器的上述结构中,当细线的长度、曲率发生偏差时,则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电感发生偏差。因此,为了实现所希望的电感而需要精密地控制细线的长度、曲率,这另外也招致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隆己滑川政彦矢野信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