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式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监视器(2)、绘制处理部(16a)和控制部(18)。监视器(2)显示规定视差数的视差图像即视差图像组,显示由观察者立体识别的立体图像。绘制处理部(16a)对体数据从以基准视点为中心的多个视点进行体绘制处理,从而生成视差图像组。控制部(18)受理多个基准视点的位置作为基准视点的位置,使绘制处理部(16a)生成基于该受理的多个基准视点的各基准视点的视差图像组。然后,控制部(18)进行控制,使得将基于多个基准视点的各基准视点的多个视差图像组的各视差图像组,分别分配给将监视器(2)的显示区域分割后得到的多个区域的各区域并进行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这样的技术通过在监视器上显示从2个视点拍摄到的2视差图像,显示观察者使用例如立体观看用眼镜等专用机器可立体识别的立体图像。此外,近年来,存在这样的技术通过使用柱状透镜等光线控制件,将从多个视点拍摄到的多视差图像(例如9视差图像)显示于监视器,从而对裸眼的观察者显示立体图像。另一方面,在超声波诊断装置、X射线CT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等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中,能够生成三维医用图像数据(体数据(volume data))的装置被实用化。以往,通过这样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生成 的体数据经过多种图像处理(绘制(rendering)处理)而成为二维图像(绘制图像),并被二维显示在通用监视器上。例如,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生成的体数据通过体绘制(volumerendering)而成为反映了三维信息的二维图像(体绘制图像),被二维显示在通用监视器上。此外,还研究了这样的技术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生成的体数据从多视点进行体绘制,从而生成体绘制图像,并使上述的可立体观看的监视器立体地显示该体绘制图像。但是,利用可立体观看的监视器被立体观看到的立体图像使用了规定视差数的视差图像组,因此不能够在广角范围同时观察体数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864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广角范围同时立体地观察三维医用图像数据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具备显示部、绘制处理部、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显示部显示图像间的视差角为规定角度的规定视差数的视差图像即视差图像组,显示由观察者立体识别的立体图像。绘制处理部对作为三维医用图像数据的体数据,从以基准视点为中心的多个视点进行体绘制处理,从而生成上述视差图像组。第一控制部受理多个基准视点的位置作为上述基准视点的位置,使上述绘制处理部生成基于该受理的多个基准视点的各基准视点的视差图像组。第二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基于上述多个基准视点的各基准视点的多个视差图像组的各视差图像组,分别分配给将上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分割后得到的多个区域的各区域并进行显示。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2A是用于说明通过2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例的图(1)。图2B是用于说明通过2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例的图(2)。图3是用于说明通过9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例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用于生成视差图像组的体绘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受理基准视点的位置的变更的方法的一例的图(I)。图5B是用于说明受理基准视点的位置的变更的方法的一例的图(2)。图6是用于说明监视器的显示区域的分割例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基准视点的定义所使用的用语的图。图8A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图(1)。图S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图(2)。图9A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图(3)。图9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图(4)。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图(5)。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一例的图(6)。图12A是用于说明显示区域的分割所涉及的变形例的图(I)。图12B是用于说明显示区域的分割所涉及的变形例的图(2)。图12C是用于说明显示区域的分割所涉及的变形例的图(3)。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15A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I)。图15B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2)。图15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3)。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I)。图1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2)。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超声波诊断装置的实施方式。首先,对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视差图像组”是指,每次使视点位置移动规定的视差角对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处理而生成的图像组。即,“视差图像组”由“视点位置”不同的多个“视差图像”构成。此外,“视差角”是指,通过为了生成“视差图像组”而设定的各视点位置中的相邻视点位置和体数据所表示的空间内的规定位置(例如,空间的中心)来确定的角度。此外,“视差数”是指,用立体显示监视器进行立体观看所需要的“视差图像”的数量。此外,以下记载的“9视差图像”是指,由9个“视差图像”构成的“视差图像组”。此外,以下记载的“2视差图像”是指,由2个“视差图像”构成的“视差图像组”。此外,“立体图像”是指,由参照对“视差图像组”进行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观察者立体观看到的图像。(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如图I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具有超声波探头I、监视器2、输入装置3和装置主体10。 超声波探头I具有多个压电振子,这些多个压电振子基于从后述的装置主体10所具有的发送部11供给的驱动信号而产生超声波。此外,超声波探头I接收来自被检体P的反射波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此外,超声波探头I具有设置于压电振子的匹配层、以及防止超声波从压电振子向后方传播的背衬构件等。另外,超声波探头I与装置主体10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连接。若从超声波探头I向被检体P发送超声波,则所发送的超声波在被检体P的体内组织中的声阻抗的不连续面被接连反射,作为反射波信号而被超声波探头I所具有的多个压电振子接收。接收的反射波信号的振幅依赖于反射超声波的不连续面的声阻抗的差。另夕卜,所发送的超声波脉冲在移动的血流、心脏壁等的表面被反射的情况下的反射波信号,基于多普勒效应,依赖于相对于移动体的超声波发送方向的速度成分,受到频率偏移。在此,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探头I是通过超声波既能够对被检体P进行二维扫描又能够对被检体P进行三维扫描的超声波探头。具体地讲,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探头I是通过使对被检体P进行二维扫描的多个超声波振子以规定的角度(摇动角度)进行摇动从而对被检体P进行三维扫描的机械扫描探头(mechanical scan probe)。或者,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探头I是能够通过将多个超声波振子配置为矩阵(matrix)状从而对被检体P进行三维超声波扫描的二维超声波探头。另外,二维超声波探头也可以通过聚集地发送超声波来对被检体P进行二维扫描。输入装置3具有鼠标、键盘、按钮、面板开关、触摸指令屏幕、脚踏式开关、追踪球、操纵杆等,受理来自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操作者的各种设定请求,对装置主体10转送所受理的各种设定请求。监视器2显示用于使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操作者使用输入装置3输入各种设定请求的⑶I (Gra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泽雄志,中田一人,宇南山宪一,望月史生,奥村贵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