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压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识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5457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包括以下步骤:组建电压型IPT系统,原边电路采样单元在自由谐振状态获得2N个原边谐振电流峰值和系统工作频率采样值,并计算副边电路产生的总的有功耗损部分RX,通过其与原边线圈内阻Rp的比较,判断是否有无互感耦合值M;若有,则计算负载阻抗值Req。其显著效果是:能利用能量注入和自由谐振两种基本模式,检测自由谐振模式期间的振荡频率及原边谐振电流峰值的变化,进而达到识别有无负载以及有负载时负载的功率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IPT系统的负载识别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ly Power Transfer,简称IPT)技术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利用高频交变磁场实现电能在完全电气绝缘的电源系统和可移动负载间无线传输的一种新型安全的供电技术。该技术已在电动汽车、旋转用电设备、生物医疗、家电和移动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IPT系统所带负载的功率性质和等级跨度大(几毫瓦到上千瓦),若不对负载的性质和功率大小进行辨识,IPT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大大降低。因此,当IPT系统正常工作之前,应对负载的性质和功率容量进行识别,从而进入相应适合于该负载的功率传输阶段。由于IPT系统通常包含较多的储能元件, 其阶数一般高于3 ;由于系统中包含非线性开关网络,因此呈现出严重的开关非线性;由于 IPT系统的工作频率一般在20 IOOkHz左右,因此其工作频率较高。对于该高阶、非线性和高频IPT系统,要进行负载参数识别相当困难,见参考文献X. Dai,Y. Sue,C. S. Tang and Z. H. Wang. Dynamic parameter 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组建电压型IPT系统,并对其原边电路进行直流供电;步骤二、在原边逆变桥电路施加能量注入控制信号,使其处于能量注入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结束能量注入;步骤三、在原边逆变桥电路施加自由振荡控制信号,电源停止对IPT系统供电,使其处于自由谐振状态;步骤四、原边电路采样单元在自由谐振状态获得2N个原边谐振电流峰值和系统工作频率采样值,并设定统计次数K=1,N是人为设定值;步骤五、在时间节点ti和时间节点tj分别提取一个原边谐振电流峰值ipi(ti)和ipj(tj);步骤六、计算电路中总的有功耗损部分RX,RX主要包括副边电路产生的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慧孙跃苏玉刚唐春森戴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