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它涉及智能无线传感器技术领域,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导热硅脂层(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盖板(7),单元硅基片(4)、无线传输模块(6)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基板(5)和盖板(7)形成的空腔内,基板(5)的下方设置有基板下端(1),电流传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1)上,电流传感器(2)上的导线通过基板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它可以减轻BMS的运算处理负荷,无线传输模块的使用,大大减少了BMS与电池单体之间导线的使用量,消除了信号在导线上传输时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准确度,使得BMS对动力电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无线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上,它的管理对象是车用动力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BMS是一种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电子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能量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车用动力电池组是由几十只甚至更多的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而成的,BMS必须对每一个电池单体进行管理,需要使用大量的导线来连接每个电池单体。接线时工作量大,易出错,出现故障不易判断;不同长度的导线会使信号在导线上传递时发生不同衰减,最终影响BMS的精度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它将电池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集中采集,先行处理,再通过无线发送,可以减轻BMS的运算处理负荷,无线传输模块的使用,大大减少了 BMS与电池单体之间导线的使用量,消除了信号在导线上传输时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准确度,使得BMS对动力电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基板下端I、电流传感器2、基板内部凹槽3、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基板5、无线传输模块6、盖板7、导热硅脂层8和温度传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导热硅脂层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盖板7,单元硅基片4、无线传输模块6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基板5和盖板7形成的空腔内,基板5的下方设置有基板下端1,电流传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I上,电流传感器2上的导线通过基板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所述的基板5和盖板7采用铝或铜等金属材料制成,对其它器件起到电气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装置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所述的基板5与盖板7之间形成的空腔,可对腔内的电子器件起到电气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装置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以及无线传输模块6是采用微系统技术在一块硅基片上加工出来的整体结构。所述的基板5的下端制成内螺纹孔,与动力电池的正极柱的外螺纹配合,动力电池的负极端子通过导线经由基板左侧的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将电池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集中采集,先行处理,再通过无线发送,可以减轻BMS的运算处理负荷,无线传输模块的使用,大大减少了 BMS与电池单体之间导线的使用量,消除了信号在导线上传输时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准确度,使得BMS对动力电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基板下端I、电流传感器2、 基板内部凹槽3、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基板5、无线传输模块6、盖板7、导热硅脂层8和温度传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导热硅脂层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盖板7,单元硅基片4、 无线传输模块6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基板5和盖板7形成的空腔内,基板5的下方设置有基板下端1,电流传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I上,电流传感器2上的导线通过基板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所述的基板5和盖板7采用铝或铜等金属材料制成,对其它器件起到电气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装置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所述的基板5与盖板7之间形成的空腔,可对腔内的电子器件起到电气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装置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以及无线传输模块6是采用微系统技术在一块硅基片上加工出来的整体结构。所述的基板5的下端制成内螺纹孔,与动力电池的正极柱的外螺纹配合,动力电池的负极端子通过导线经由基板左侧的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将电池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集中采集,先行处理,再通过无线发送,可以减轻BMS的运算处理负荷,无线传输模块的使用,大大减少了 BMS与电池单体之间导线的使用量,消除了信号在导线上传输时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准确度,使得BMS对动力电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基板下端 (I)、电流传感器(2)、基板内部凹槽(3)、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基板(5)、无线传输模块(6)、盖板(7)、导热硅脂层(8)和温度传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导热硅脂层(8), 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盖板(7),单元硅基片(4)、无线传输模块(6)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基板(5)和盖板(7)形成的空腔内,基板(5)的下方设置有基板下端(I),电流传感器 ⑵嵌套在基板下端⑴上,电流传感器⑵上的导线通过基板内部凹槽⑶与单元硅基片 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和盖板(7)采用铝金属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和盖板(7)采用铜金属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以及无线传输模块(6)是采用微系统技术在一块硅基片上加工出来的整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的下端制成内螺纹孔,与动力电池的正极柱的外螺纹配合,动力电池的负极端子通过导线经由基板左侧的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全文摘要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它涉及智能无线传感器
,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导热硅脂层(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盖板(7),单元硅基片(4)、无线传输模块(6)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基板(5)和盖板(7)形成的空腔内,基板(5)的下方设置有基板下端(1),电流传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1)上,电流传感器(2)上的导线通过基板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它可以减轻BMS的运算处理负荷,无线传输模块的使用,大大减少了BMS与电池单体之间导线的使用量,消除了信号在导线上传输时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准确度,使得BMS对动力电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文档编号H01M10/42GK102983376SQ20121057181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鑫 申请人: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智能无线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基板下端(1)、电流传感器(2)、基板内部凹槽(3)、智能处理单元硅基片(4)、基板(5)、无线传输模块(6)、盖板(7)、导热硅脂层(8)和温度传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导热硅脂层(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盖板(7),单元硅基片(4)、无线传输模块(6)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基板(5)和盖板(7)形成的空腔内,基板(5)的下方设置有基板下端(1),电流传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1)上,电流传感器(2)上的导线通过基板内部凹槽(3)与单元硅基片(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