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OLED组件,包括:基板,层叠在基板上的至少两个单元OLED组件,相邻的单元OLED组件通过连接电极电连接。全部单元OLED组件以串联方式连接,形成串联OLED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OLED组件的优势是生产工艺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还可以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联OLED组件。
技术介绍
OLED组件已经被推到显示和照明市场上。为了使得OLED更快的进入巨大的显示和照明领域,仍然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进一步提高OLED组件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OLED 组件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上的任何一点小的改进而带来的OLED组件性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都会加快LED进入显示和照明市场的速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显不和照明市场要求越来越大面积的0LED,但是,大面积的OLED需要大电流。为了得到大面积和小电流的OLED组件,串联式OLED被提出。专利申请2010800102IOj. 6和201080057309. 4分别公开了两种不同的串联OLED 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此不同的方法制造的不同结构的OLED组件。这两种工艺比较复杂, 在形成OLED发光层和在其上层叠电极后,剥离或消融部分OLED发光层和部分电极,容易导致漏电或短路。另外,层叠在OLED发光层上的电极和连接电极是通过两次工艺分别完成的,工艺成本较高。柔性OLED组件于1992年首次提出,挑战在于提高柔性OLED组件可以承受的机械应力,例如,弯曲程度和次数。因此,需要新型结构的串联OLED组件,具有比较简单的工艺,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结构的串联OLED组件,具有比较简单的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OLED组件(A),一个实施实例包括(I)基板;(2)至少两个第一电极互相分立的第一电极层叠在基板上;(3)至少两个单元OLED薄膜单元OLED薄膜分别层叠在第一电极上;第一电极的尺寸大于单元 OLED薄膜,使得每个第一电极的一部分没有被层叠于其上的单元OLED薄膜覆盖;单元OLED 薄膜及其下面的第一电极形成单元OLED组件;(4)钝化层钝化层层叠在每个单元OLED薄膜的表面和侧面以及第一电极的侧面和没有被单元OLED薄膜覆盖的部分;钝化层在单元 OLED薄膜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具有窗口,单元OLED薄膜的一部分在窗口中暴露;钝化层在不同的第一电极的没有被单元OLED薄膜覆盖的部分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具有窗口, 第一电极的一部分在窗口中暴露;(5)第二电极在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时,一个单兀OLED组件的第一电极和另一个单元OLED组件的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在外界电源的不同极性的电极上,即,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第二电极通过钝化层在一个单元OLED薄膜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的窗口层叠在另一个单元OLED薄膜上;(6)至少一个连接电极;连接电极把全部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一个OLED组件的连接方式是从下述的连接方式中选出,包括,(a)连接电极通过钝化层在一个单元OLED薄膜上方的窗口层叠在单元OLED薄膜上以及通过钝化层在相邻的第一电极上方的窗口层叠在该第一电极上,使得连接电极把一个单元OLED薄膜与相邻的单元OLED薄膜形成串联形式的电连接;(b) 一个连接电极把一个单元OLED薄膜的阴极与相邻的两个单元OLED薄膜的阳极形成电连接;(c) 一个连接电极把一个单元OLED薄膜的阳极与相邻的两个单元OLED薄膜的阴极形成电连接。从电路角度来讲,连接电极把全部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OLED组件的连接方式是从下述的连接方式中选出,包括,(a)把全部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串联形式的电连接,(b)把全部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整流桥形式的电连接,(c)把全部单元OLED组件分别连接成两串串联形式的电连接, 然后,把两串串联的单元OLED组件以并联形式连接。上述OLED组件的一个实施实例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上层叠绝缘层,形成表面覆盖绝缘层的导电的基板,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层叠在绝缘层上,使得第一电极之间互相分立,单元OLED薄膜分别层叠在第一电极上。绝缘层包括,整片绝缘层,单元绝缘层。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OLED组件(B),为了在形成电极的工艺中,保护OLED薄膜, 对于上述的OLED组件(A)进一步层叠一导电的单元保护层。OLED组件(B)与OLED组件 (A)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单元OLED薄膜上层叠导电的单元保护层,S卩,至少两个导电的单元保护层导电的单元保护层分别层叠在单元OLED薄膜上;钝化层层叠在每个导电的单元保护层和每个第一电极的没有被单元OLED薄膜覆盖的部分上;钝化层在导电的单元保护层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具有窗口,导电的单元保护层的一部分在窗口中暴露;钝化层在不同的第一电极的没有被单元OLED薄膜覆盖的部分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具有窗口,第一电极的一部分在窗口中暴露;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第二电极通过钝化层在一个单元OLED薄膜的导电的单元保护层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的窗口层叠在该导电的保护层上,使得第二电极与单元OLED薄膜形成电连接;连接电极连接电极把全部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为一个OLED组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组件具有正装式OLED组件的结构和/或倒置式OLED组件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正装式OLED组件的基本结构,包括(I)基板;(2)至少两个互相分立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是阳极;(3)至少两个单元OLED薄膜单元OLED薄膜分别层叠在第一电极上;⑷钝化层;(5)第二电极第二电极是阴极;(6)至少一个连接电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倒置式OLED组件的基本结构,包括(I)基板;(2)至少两个互相分立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是阴极;(3)至少两个单元OLED薄膜单元OLED薄膜分别层叠在阴极上;(4)钝化层;(5)第二电极第二电极是阳极;(6)至少一个连接电极。注意对于上述的正装式OLED组件和倒置式OLED组件,为了保护单元OLED薄膜, 可以在单元OLED薄膜与第二电极之间、在单元OLED薄膜与连接电极之间层叠导电的保护层。对本专利技术的OLED组件都适用的一些实施实例如下。一个实施实例透明的基板,第一电极是透明的阳极,阴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正装式的透明式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透明的基板,第一电极是透明的阳极,阴极和连接电极是反射的电极,形成正装式的底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透明的基板,第一电极是反射的阳极,阴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正装式的顶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透明的基板,第一电极是透明的阴极,阳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倒置式的透明OLED组件(inverted 0LED)。一个实施实例透明的基板,第一电极是透明的阴极,阳极和连接电极是反射的电极,形成倒置式的底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透明的基板,第一电极是反射的阴极,阳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倒置式的顶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不透明、不反射的基板,第一电极是反射的阳极,阴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正装式的顶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不透明、不反射的基板,第一电极是反射的阴极,阳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倒置式的顶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反射的基板,第一电极是透明的阳极,阴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正装式的顶发光OLED组件。一个实施实例反射的基板,第一电极是反射的阳极,阴极和连接电极是透明的电极,形成正装式的顶发光OLED组件。—个实施实例反射的基板,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组件,包括:?基板;?至少两个分立的第一电极:所述的第一电极层叠在所述的基板上;所述的第一电极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至少两个单元OLED薄膜: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包括单层或多层发光层;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分别层叠在所述的第一电极上;每个所述的第一电极的一部分表面没有被层叠于其上的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覆盖;每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和其下面的所述的第一电极形成单元OLED组件;?钝化层:所述的钝化层层叠在每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表面和每个所述的第一电极的没有被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覆盖的部分上;所述的钝化层层叠在每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和每个所述的第一电极的侧面;所述的钝化层在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具有窗口,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一部分在所述的窗口中暴露;所述的钝化层在所述的第一电极的没有被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覆盖的部分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具有窗口,所述的第一电极的一部分在所述的窗口中暴露;?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二电极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所述的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的钝化层在一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上方的预定的位置上的窗口层叠在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上;?至少一个连接电极:所述的连接电极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所述的连接电极把相邻的所述的单元OLED组件相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从下述的一组连接方式中选出,包括,(1)所述的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的钝化层在一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上方的所述的窗口层叠在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上以及通过所述的钝化层在相邻的所述的单元 OLED组件的所述的第一电极上方的窗口层叠在所述的第一电极上,使得所述的连接电极把一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的单元OLED组件的所述的第一电极形成串联形式的电连接;(2)一个所述的连接电极把一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阴极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阳极形成电连接;(3)一个所述的连接电极把一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阳极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单元OLED薄膜的阴极形成电连接;所述的连接电极把全部所述的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所述的OLED组件的连接方式是从下述的一组连接方式中选出,包括,(1)把全部所述的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串联形式的电连接,(2)把全部所述的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整流桥形式的电连接,(3)把全部所述的单元OLED组件连接成两条串联形式的电连接,然后,把所述的两条串联的单元OLED组件以并联形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晖,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彭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