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属于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保护
,特别是提供一种性能更稳定、实现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的采用新材料制作的包线。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是在已申请公布的中国专利“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的基础上实现的工艺革新。虽然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有很大的优势,但在电子产品及元器件中的一般抗静电运用方面还存在如下局限:1、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使用时需要剪裁成条状,剪裁中易变形,很难获得绝对一致的要求指标。2、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剪裁后需要镀一层金属导电膜,这涉及较复杂的工艺,有较大实现难度。3、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因为是扁平形状,在帖覆到电路板上时不能拐弯使用。4、帖覆的工艺和精度难以把握,在进行高电压(8000V)检验冲击时,边缝处易发生跳火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及制作方法,将电压诱变阻材料在挤塑机或涂覆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挤塑(或涂覆)到铜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包括引导芯线及其表面的包覆层,其特征在于:包覆层为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电脉冲释放引导芯线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由引导芯线及其表面的包覆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包覆层为电压诱变阻材料直接封闭包覆到电脉冲释放引导芯线的表面,包覆层厚度为50μm~200μm;包覆层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和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的纳米导电填料,其中高分子基体材料重量100份,纳米复合导电填料为8~13份;高分子基体材料选50%~70%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与30%~50%的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而获得的热塑型高分子基体材料或高分子基体材料选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加温脱水后,缓慢滴注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而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纳米导电填料是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与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混合搅拌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基体材料选茂金属线性聚乙烯占55%~65%,其余为低密度聚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其特征在于:选重量97%的石墨烯,其余为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选粒径为1.2nm石墨烯粉末或粒径为0.5~20μm、厚度为5~20nm的石墨烯纳米片。4.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制作方法,1)将重量比50%~70%的茂金属线性聚乙烯与30%~50%的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取得热塑型高分子基体材料;2)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搅拌10min,使石墨烯表面形成100nm的环氧树脂薄膜,获得纳米导电填料;3)将导线进行表面洁净处理;4)将步骤1)获得的高分子基体材料与步骤2)获得的纳米复合导电填料熔融共混,得到热塑型高分子纳米复合电压变阻材料;5)将步骤4)得到的高分子纳米复合电压变阻材料加入到挤塑机中,温度调节到160℃,使其在挤塑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热塑在导线表面,而获得电压诱变阻膜包线。5.一种具有吸收瞬间电脉冲能量的电压诱变阻膜包线的制作方法,1)将重量80份的聚醚多元醇进行真空加温脱水后,缓慢滴注加入到重量20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反应,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2)将重量比1~5%的带反应基团的环氧树脂加入高速搅拌机中,然后再加入重量比为99%~95%的石墨烯,搅拌10min,使石墨烯表面形成100nm的环氧树脂薄膜,获得纳米导电填料;3)将步骤2)获得的纳米导电填料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基体材料中进行充分搅拌,获得热固化型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诱变阻材料;4)将步骤3)获得的热固化型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诱变阻材料加入到涂覆模具中,使材料在涂覆模具的控制下均匀的涂覆到已做表面处理的铜芯线的表面,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龚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芯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