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382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1)、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第一玻纤带(3)、隔氧阻燃层(4)、第二玻纤带(5)、金属屏蔽层(6)、第三玻纤带(7)和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其中,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阻燃电缆具有较高的耐温等级,其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电缆的传输电压越来越高,从而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对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电缆的阻燃性能就是其中之一。电力电缆的阻燃性能是指,电力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不易燃烧,并且在高温下燃烧过程中其燃烧释放极少量的烟雾、毒气等有害气体。现有技术中,阻燃电缆在其结构和阻燃材料方面的缺陷,阻燃电缆的耐温等级较低,其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难以保障。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较高耐温等级的阻燃电力电缆,以提高阻燃电力电缆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该阻燃电缆具有较高的耐温等级,其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第一玻纤带、隔氧阻燃层、第二玻纤带、金属屏蔽层、第三玻纤带和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其中,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优选地,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由聚乙烯100份,碳黑1-5份,抗水树剂2-6份和敏化剂1-2份组成。优选地,抗水树剂为乙烯-丙烯聚合物或者乙烯-辛烯共聚物。优选地,所述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由35-65份聚乙烯与65-3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100份,碳黑1-8份,无机复合阻燃剂100-200份,敏化剂1-4份和抗氧剂0. 1-0. 5份组成。优选地,无机复合阻燃剂由2_10wt%脂肪酸盐、0. 2-2. 0wt%钛酸酯偶联剂以及余量的氢氧化物组成。优选地,敏化剂为三烯丙基异腈尿酸酯。优选地,抗氧剂采用酚类抗氧剂或酚类抗氧剂。优选地,第一玻纤带、第二玻纤带、第三玻纤带均为非吸湿性玻纤带。一种上述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导体的外周挤包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S2,在S1的基础上依次绕包第一玻纤带,挤包隔氧阻燃层,绕包第二玻纤带,纵包金属屏蔽层,然后绕包第三玻纤带;S3,在S2的基础上挤包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中,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第一玻纤带、隔氧阻燃层、第二玻纤带、金属屏蔽层、第三玻纤带和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绝缘层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客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化学交联和添加阻燃剂辐照交联的不足,显著地提高了电缆的耐温等级;外护层由聚乙烯与乙烯-醋 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确保了电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根据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该阻燃电缆具有较高的耐温等级,其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包括导体I、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第一玻纤带3、隔氧阻燃层4、第二玻纤带5、金属屏蔽层6、第三玻纤带7和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其中,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包裹在导体I的外周,第一玻纤带3绕包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的外周,隔氧阻燃层4包裹在第一玻纤带3的外周,第二玻纤带5绕包在隔氧阻燃层4的外周,金属屏蔽层6包裹在第二玻纤带5的外周,第三玻纤带7绕包在金属屏蔽层6的外周,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在第三玻纤带7的外周,其中,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聚乙烯100份,碳黑1-5份,抗水树剂2-6份和敏化剂1-2份组成。优选地,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100份的聚乙烯,3份碳黑,3份抗水树剂和I. 5份敏化剂组成;进一步地,抗水树剂为乙烯-丙烯聚合物或者乙烯-辛烯共聚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由35-65份聚乙烯与65-35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100份,碳黑1-8份,无机复合阻燃剂100-200份,敏化剂1-4份和抗氧剂0. 1-0. 5份组成。无机复合阻燃剂由2-10wt%脂肪酸盐、0. 2-2. 0wt%钛酸酯偶联剂以及余量的氢氧化物组成。优选地,低烟辐照无齒聚烯烃外护层8由100份混合聚烯烃,5份碳黑,160份无机复合阻燃剂,3份敏化剂和0. 2份抗氧剂组成;无机复合阻燃剂由8wt%脂肪酸盐、I. 5被%钛酸酯偶联剂以及余量的氢氧化物组成。其中,敏化剂为三烯丙基异腈尿酸酯,抗氧剂采用酚类抗氧剂或酚类抗氧剂。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玻纤带3、第二玻纤带5、第三玻纤带7均为非吸湿性玻纤带,将上述非吸湿性玻纤带绕包在相应层的外周形成绕包曾。如图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上述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I,在导体I的外周挤包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S2,在SI的基础上依次绕包第一玻纤带3,挤包隔氧阻燃层4,绕包第二玻纤带5,纵包金属屏蔽层6,然后绕包第三玻纤带7 ;S3,在S2的基础上挤包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根据上述方法制作的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I、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第一玻纤带3、隔氧阻燃层4、第二玻纤带5、金属屏蔽层6、第三玻纤带7和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绝缘层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客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化学交联和添加阻燃剂辐照交联的不足,显著地提高了电缆的耐温等级;外护层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确保了电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根据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该阻燃电缆具有较高的耐温等级,其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照交联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1)、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第一玻纤带(3)、隔氧阻燃层(4)、第二玻纤带(5)、金属屏蔽层(6)、第三玻纤带(7)和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其中,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由聚乙烯和抗水树剂辐照交联而成,低烟辐照无卤聚烯烃外护层(8)由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聚烯烃以及无机复合阻燃剂辐照交联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垠旭瞿庆广查德昌杨齐红王汉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