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航船模实验,具体提供。
技术介绍
目前,在研究通航问题时,无论港工实验、河工实验还是水工模型实验,其原理都是根据相似理论,根据实物模型制作按比例缩小的物理模型,研究相关水力学问题。在研究通航问题时,对船模的控制有两种人工控制和计算机控制,但是为了达到航迹重现的目的,这两种方法有较多缺点。对于人工控制,驾驶员通过遥控器控制安装在船模上的模拟器以模拟船舶在航道中航行,这种控制方式首先是模型实验的驾驶员控制存在时间尺度效应,即实验所代表的时间是实际时间的1(Γ20倍,而驾驶员的反应能力不能改变;其次利用遥控器控制船模与实际航行时的控制有差距,人工操纵很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对于计算机控制,通过计算机控制船模,虽然可以消除时间尺度效应精确的控制船模,但是船舶航行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随机性较大,在特定环境下的航行情况需要根据航行驾驶经验确定, 所以计算机控制只能分析操纵方式而没能达到理想的航迹重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方法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克服了为达到航迹重现而通过单纯的人工或计算机控制船模时所遇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航船模实验航行过程重现方法,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通过船模固定支架设立起始位置,接起始位置设置一段直航调整段,接直航调整段设置一段实验航道;(b)将船模放置在固定支架上,启动船模,人工通过遥控器控制安装在船模上的船模模拟器,使船模在所述直航调整段保持直线航行;同时,利用采集系统采集船模每时刻的航行位置,该系统将采集到的船模位置信息传递到计算机,计算机计算船模出发后距离所述起始位置X米处的速度V及花费的时间t????????????????????????????????????????????????,并分别存储为V=G(X)、?t=F(X),直至船模驶出直航调整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平,郑斌,乾东岳,任启明,田辉,赵江,黄琼,扈士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