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235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膜剂,其含有作为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的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至少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反应得到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B)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羟基的摩尔比NCO/OH小于1,且该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该涂膜剂涂敷在模内转印用膜上,在成型后的成型品上形成涂层,仅通过使溶剂挥发的情况下,不会发粘,表干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膜剂,主要涉及涂敷于模内转印用膜,在成型后的成型品上形成涂层的被覆剂。
技术介绍
模内转印,例如是通过印刷或蒸镀在带基(base film)上施加图案等并插入模具内,利用注射成型的热量和压力,在模具内将图案等转印到成型品的工艺方法(专利文献I、 2)。该方法具有几乎不需要成型后的后处理、能够缩短加工准备时间、工艺缺陷的危险性小的优点。模内转印有各种各样的工艺方法,作为其中之一,有将被覆剂涂敷在带基上进行干燥,插入模具内并将树脂在该模具内注射并成型之后,照射紫外线等能量束,由此使得上述被覆剂固化,来制造以该固化形成的膜覆盖的成型品的方法。由于该工艺方法中,成型时被覆剂尚未固化,因此,在容易利用热量成型、且通过成型后的能量束固化而能够调节硬度、耐污染性等作为被覆剂的性能等方面有优势。但是,被覆剂涂敷在带基上并干燥的膜通常会临时卷曲,因此,要求其在仅使溶剂挥发而尚未固化的状态下不会发粘(表干性tack free).关于表干性的提高,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 关于图像形成领域中所使用的感光性树脂,由具有使得含有羟基的环氧树脂和含有自由基性双键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感光性树脂能够提高表干性的内容。但是,如将该树脂应用于模内转印用涂膜剂,在意图提高与希望具有挠性的基材的密合性的情况下,出现了缺乏结构和设计的自由度的问题。此夕卜,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利用某种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Urethane (meth) acrylate)化合物的能量束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实现折射率的提高和固化收缩率的降低的技术,但是,对于固化前的表干性没有任何记载。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平11-31432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08-18988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国特开2010-09559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国特开2005-2555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敷于模内转印用膜且在成型后的成型品上形成涂层的被覆剂,其是在仅使溶剂挥发的情况下不会发粘的表干性优异的涂膜剂。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涂膜剂是一种涂敷于模内转印用膜,用于在成型品上形成涂层的涂膜齐U,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涂膜剂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该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通过使得作为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的环氧树脂的丙烯酸酯化合物(A)至少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反应而得到,(B)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上述(A)成分的羟基的摩尔比NC0/0H小于1,且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20000。或者,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为上述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和/或多元醇(E)反应得到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化合物(B)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上述(A)成分、(D)成分和(E)成分的羟基的合计量的摩尔比NC0/0H小于1,且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 )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20000。具体实施例方式1.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I)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A)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环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下式表示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n为2个以上的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涂膜剂,其涂敷于模内转印用膜上,以在成型品上形成涂层,其特征在于, 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通过使得作为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的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至少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反应而得到, (B)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羟基的摩尔比NCO/OH小于1, 并且,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2000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涂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为所述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与所述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和/或多元醇(E)反应得到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 化合物(B)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所述(A)成分、(D)成分和(E)成分的羟基的合计量的摩尔比NCO/OH小于1, 并且,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2000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膜剂,其含有作为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的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至少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反应得到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B)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羟基的摩尔比NCO/OH小于1,且该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该涂膜剂涂敷在模内转印用膜上,在成型后的成型品上形成涂层,仅通过使溶剂挥发的情况下,不会发粘,表干性优异。文档编号G03F7/004GK102981361SQ20121032620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北沢真希 申请人: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膜剂,其涂敷于模内转印用膜上,以在成型品上形成涂层,其特征在于,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通过使得作为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的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至少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反应而得到,(B)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羟基的摩尔比NCO/OH小于1,并且,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沢真希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