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的入光侧设置有下偏振片,所述上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上偏振片,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补偿层将自所述上基板出射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自所述下基板入射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盒内设置补偿层,将穿过上基板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入射下基板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进而能够防止因玻璃基板的变形所导致的暗态漏光现象及显示的不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IX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功耗低和辐射小等优点,己被广泛用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并逐渐成为各种显示装置的主流。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高透过率、大尺寸、低功耗、低成本的液晶显示器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IXD显示面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下玻璃基板I、上玻璃基板2以及二者之间填充的液晶层3。下基板I和/或上基板2上形成有透明电极层。下基板I的入光侧设置有下偏振片4,上基板2的出光侧设置有上偏振片5,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下偏振片4和上偏振片5的吸收轴正交(分别为O度和90度)。在没有施加电场时,光线自下偏光片4入射而产生线性偏振光,其偏光方向依液晶分子旋转其行进方向,然后自上偏光片5射出,此时,显示面板显示出白色底色;当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变化,线性偏振光维持原方向通过液晶层3,并上偏振片5吸收,无法穿透,因而,显示面板显示黑色。LCD的显示品质与所得亮暗程度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得到高的对比度,理论上必须得到亮度较低的全黑状态,但实际上,如图2所示,上下玻璃的扭曲变形将会导致透过该玻璃基板的偏振光的延迟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LCD的暗态不均匀性。当线性偏振光从上玻璃基板2穿过后,其偏振态与自下玻璃基板I入射之前不同,因此,不会完全被上偏振片5吸收,一部分光会透射出去,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造成暗态的漏光现象,导致了显示的不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避免因玻璃基板的变形所引起的暗态漏光现象及显示的不均匀性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的入光侧设置有下偏振片,所述上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上偏振片,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补偿层将自所述上基板出射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自所述下基板入射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上偏振片或所述下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补偿层的延迟量与所述液晶层的延迟量相同,且所述补偿层的慢轴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正交。优选地,所述补偿层的吸收轴的方向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相同, 所述补偿层的延迟量与所述液晶分子的延迟量的和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射光的主波长。优选地,所述主波长为550nm。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电极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的出光侧和/或所 述上基板的入光侧。优选地,所述补偿层由环烯烃聚合物类、聚碳酸酯类或聚苯乙烯类高分子材料或 液晶性高分子材料构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盒内设置补偿层,将穿过上基板的光的 偏振方向转变为与入射下基板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进而能够防止因玻璃基板的变形所导 致的暗态漏光现象及显示的不均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玻璃基板变形性质的情况下,能 将由于玻璃基板变形导致的漏光降到最低。附图说明图1为IX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位图1的显示面板由于玻璃变形而产生漏光现象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显示面板的暗态原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显示面板的暗态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1、上基板2以及上基板1和下基板2 之间的液晶层3,下基板1的入光侧设置有下偏振片4,上基板2的出光侧设置有上偏振片 5,且上偏振片5与下偏振片4的吸收轴正交,下基板1的出光侧和/或上基板2的入光侧 还可设置透明电极层(未示出),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6,设置在上基板2与液晶层3之 间,补偿层6将自上基板2出射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自下基板1入射之前的偏振方向 相同,从而有效地抑制漏光。优选地,补偿层6可由环烯烃聚合物C0P类、聚碳酸酯PC类或 聚苯乙烯PS类等高分子材料或液晶性高分子材料构成。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的 长轴的方向与上偏振片5的吸收轴的方向相同(或者可为与下偏振片4的吸收轴的方向相 同),补偿层6的延迟量与液晶层2的延迟量相同,且补偿层6的慢轴与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 的长轴正交,从而实现将穿过上基板2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回与入射下基板1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使得虚线箭头所示的入射光能够完全被上偏振片5所吸收,不会产生漏光现象。实施例2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仍与上偏振片5的吸收轴的方向相同,补偿层6的慢轴的方向与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相同,与实施例I中所不透光的是,补偿层6的延迟量与液晶分子的延迟量的和等于显示面板的入射光的主波长,例如550nm,从而可实现将穿过上基板2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回与入射下基板I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使得虚线箭头所示的入射光能够完全被上偏振片5所吸收,不会产生漏光现象。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电极层分别设置在下基板的出光侧和下基板的入光侧的显示装置,或者透明电极层仅设置在下基板的出光侧的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 ADS)型显示装置,且对于本领域所熟知的显示装置的其他组成部分,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的入光侧设置有下偏振片,所述上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上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补偿层将自所述上基板出射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自所述下基板入射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上偏振片或所述下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层的延迟量与所述液晶层的延迟量相同,且所述补偿层的慢轴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正交。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层的慢轴的方向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相同,所述补偿层的延迟量与所述液晶分子的延迟量的和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射光的主波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波长为550nm。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下基板的入光侧设置有下偏振片,所述上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上偏振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补偿层将自所述上基板出射的光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自所述下基板入射之前的偏振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照晃,杨亚锋,金起满,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