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
的施工质量的检测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PH 值与电导率联合测试的水泥混合土均匀度的现场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混合处理技术由于其加固性能良好、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目前已在以软土地基为主的地区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对水泥混合土质量的检测就是有待解决的难点之一。目前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对水泥混合土施工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轻型动力触探法、载荷试验法和钻孔取样检验法等。目测法是指水泥混合土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这种方法对现场检测人员的经验水平要求较高,且对水泥混合土的均匀性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轻型动力触探法是指水泥混合土成桩3天后,利用10千克重锤将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一定深度时的锤击数来判别水泥混合土的成桩质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贯入深度存在限制,且贯入过程中难以保持探头在竖直方向不发生偏移。载荷试验法是指水泥混合土成桩 28天后,在桩顶逐级施加载荷,观测桩的相应检测点产生的位移,根据载荷位移曲线判定单桩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H值与电导率联合测试的水泥混合土均匀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采用薄壁取土器获取施工区的天然原状土的试样,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混合土的初始强度σ初、稳定强度σ稳、强度比例系数η、初始强度临界pH值p1、稳定强度临界pH值p2、初始强度临界电导率c1和稳定强度临界电导率c2;其中强度比例系数η=水泥混合土稳定强度σ稳/水泥混合土初始强度σ初;第二步,以混合土搅拌桩中心为圆心、以搅拌桩半径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进行取土,纵向取土深度为水泥混合土搅拌桩的深度,当水泥与土现场搅拌混合后,在水泥混合土结硬前的软弱状态下用厚壁取土器进行取土;第三步,现场测定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水龙,李博,许烨霜,尹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