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焙烧炉火道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140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7:12
一种矫正焙烧炉火道墙的方法,涉及一种铝电解预焙阳极焙烧工艺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矫正过程是在焙烧炉过烧后造成火道墙变形处,对称放置支撑木枕,在支撑木枕之间设置液压式千斤顶,通过液压式千斤顶对木枕进行加力施压,进而使火道墙变形处受支撑木枕压力作用,使火道墙受挤压变直而复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矫正焙烧炉火道墙的方法,采用液压式千斤顶施加压力,采用枕木进行扩散压力,达到矫正焙烧炉火道墙的均匀施压效果,对于火道墙没有危害,矫正效果好,减少了对焙烧炉的维修费用,增加了装炉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火道墙变形不是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的矫正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一种铝电解预焙阳极焙烧工艺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焙烧炉运行至5年以后,达到维修年限,部分火道墙过烧现象严重,造成火道墙变形(俗称“鼓肚”),甚至部分料箱会不能进行正常装出炉作业,温度控制难度加大, 影响装炉产量,成本升高,修复火道墙过程复杂,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矫正火道墙和减少火道墙变形,增加焙烧炉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的矫正焙烧炉火道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其矫正过程是在焙烧炉过烧后造成火道墙变形处,对称放置支撑木枕,在支撑木枕之间设置液压式千斤顶,通过液压式千斤顶对木枕进行加力施压,进而使火道墙变形处受支撑木枕压力作用,使火道墙受挤压变直而复原。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火道墙受挤压变直而复原后,通过液压式千斤顶对木枕、火道墙变形处施加的压力保持时间为6-8小时。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其矫正过程是将焙烧炉料箱内部先装预焙阳极生坯,待装至火道墙1/3处开始第一次千斤顶施压,施压时间为6小时, 捣实填充料,然后再装预焙阳极生坯,待装至火道墙2/3处开始第二次千斤顶施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正焙烧炉火道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矫正过程是在焙烧炉过烧后造成的火道墙变形处,对称放置支撑木枕,在支撑木枕之间设置液压式千斤顶,通过液压式千斤顶对木枕进行加力施压,进而使火道墙变形处受支撑木枕压力作用,使火道墙受挤压变直而复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安杨爱斌耿文东张伟琦王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