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002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沥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其包括1)集中生产;2)运输:3)供料使用;4)返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有效简化了传统生产供应橡胶沥青的工序,以及对运输车辆和输送管路的优化,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使橡胶沥青在罐体内进行循环运动状态,防止罐体内橡胶沥青的热量不均,并且在保温作用下,有效的保证了罐体内的橡胶沥青的温度,使其不易凝结、析出,有效解决了橡胶沥青在运输存储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离析和拌合现场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而且供料完毕后,输送泵反转,将输送管路中残余的橡胶沥青抽回运输车辆的罐体内,返厂保存,避免管路堵塞和浪费能源的问题,利于广泛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浙青集约化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
技术介绍
橡胶浙青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是废胎胶粉和普通浙青的混合物,已经在全国各种路面大面积应用,橡胶浙青的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混合料拌合前现场生产,是比较传统的橡胶浙青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生产橡胶浙青,粘度可随时调节,随用随产,但对设备的产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对于较小的项目,购置一套橡胶浙青设备,造成浪费,租赁则拆装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集中化生产,然后运输到周边的拌合站进行混合料的生产,这种方式在近两年开始被提出,由于生产成本低,节约人力、物力且易于生产管理,所以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但集中化生产后,长距离的运输面临着橡胶浙青温度降低、离析和拌合现场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提出了一种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以解决集约化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了橡胶浙青在运输存储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离析和拌合现场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且操作简单的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I)集中生产在生产车间集中生产出预定量的橡胶浙青;(2)运输预先制作保温循环运输车,将所述橡胶浙青转移至该保温循环运输车的加热搅拌罐体内,以实现运输至目的地,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使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3)供料使用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输送管路使加热搅拌罐体与客户端浙青拌合站的浙青计量罐相连接,打开输送管路上的阀门,输送泵启动,将加热搅拌罐体内的橡胶浙青送入浙青计量罐使用,待计量完毕后,输送泵反转,将输送管路中残余的橡胶浙青抽回所述加热搅拌罐体内,该加热搅拌罐体恢复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和进行保温动作;(4)返回所述保温循环运输车将剩余的橡胶浙青运回生产车间,储存到橡胶浙青储存罐,完成整个橡胶浙青生产运输供应过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 I)预备运输车体,其底部前端较高,尾端较低;(2. 2)预备一罐体;(2. 3)制作保温系统预备一 U型管,该U型管外套导热油外包,将该U型管安装在罐体的尾部;预备燃烧器和高位槽,通过燃烧器来对U型管加热,然后将热量传到U型管外的导热油,将导热油加热到> 200°c,高位槽用于对导热油的油量进行补充,所有浙青管路都用相应规格的无缝钢管制作成内含或外包式导热油回路,并安装导热油循环泵,让浙青管路和加热管路中的导热油进行循环,以达到给输送泵及车载浙青管路保温的目的,形成所述的保温系统;(2. 4)制作搅拌装置分别预备电机、减速机、万向节、螺旋搅拌轴和密封装置,将所述电机、减速机、万向节、螺旋搅拌轴依次相连接,该螺旋搅拌轴通过密封装置伸入所述罐体底部,形成所述的搅拌装置;(2. 5)制作加热系统在该罐体外设有浙青加热燃烧器,在该罐体内的底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浙青加热燃烧器相连接的接触式加热管,该接触式加热管延伸到罐体的后部, 并折回从罐体的中上部探出,用于对罐体内的橡胶浙青进行加热、升温,形成所述的加热系(2. 6)将所述保温系统、搅拌装置和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罐体上后,形成所述的加热搅拌罐体;(2. 7)将所述的加热搅拌罐体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体上,在该运输车体的尾部安装输送泵,该输送泵的进口端与加热搅拌罐体相连接,用于将加热搅拌罐体内的橡胶浙青泵出,形成所述的保温循环运输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阀门为气动蝶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无缝钢管为型号为DN100的无缝钢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运输车体的长度为10 14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的容积> 40m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搅拌轴的数量至少为两条,两螺旋搅拌轴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装置为螺纹组合密封组件、盘根密封组件、U型密封圈中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接触式加热管的前段管径较大,后段管径呈逐渐缩小状,该接触式加热管的前段部分位于罐体的前部,该接触式加热管的前段部分的内壁装有耐火层,外壁直接与浙青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 I)预备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3. 2)在输送泵的进口端安装有无缝钢管,该无缝钢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相连接,将该第二三通阀的一端与客户端浙青拌合站预置浙青输送管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搅拌罐体相连接,将所述第一三通阀剩余的一端与客户端浙青拌合站预置浙青输送管路连接,形成供料的供料循环回路;(3.3)打开输送管路上的阀门,输送泵启动,将加热搅拌罐体内的橡胶浙青送入浙青计量罐使用,待计量完毕后,通过客户端浙青拌合站上的自控控制信号反馈,阀门自动关(3.4)控制输送泵反转,将输送管路中残余的橡胶浙青抽回所述加热搅拌罐体内, 然后还原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位置,将输送管路放回原位;与此同时,控制所述加热搅拌罐体恢复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和进行保温动作;(3. 5)在使用浙青计量罐中的橡胶浙青时,若粘度小了,则添加橡胶粉;若粘度大了,则添加基质浙青稀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有效简化了传统工厂化生产橡胶浙青从生产到供料返回整个环节,以及对运输车辆和输送管路的创新优化改造,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使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能促使罐体内橡胶浙青的流动,防止罐体内橡胶浙青的热量不均,以及接触式加热管壁浙青长期受热老化,里面胶粉碳化的隐患,并且在保温作用下,有效的保证了罐体内的橡胶浙青的温度,使其不易凝结、析出,有效解决了橡胶浙青在运输存储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离析和拌合现场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而且供料完毕后,输送泵反转,将输送管路中残余的橡胶浙青抽回所述加热搅拌罐体内,避免管路堵塞和浪费能源的问题,利于广泛推广运用。通过实际运作,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供应覆盖面积可达到方圆200Km以上,可以保证在15小时内橡胶浙青的粘度和温度保持稳定,按照200Km,根据路程和路面交通量,运输时间可控制在4小时以内。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供料管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I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I)集中生产在生产车间集中生产出预定量的橡胶浙青;(2)运输预先制作保温循环运输车,将所述橡胶浙青转移至该保温循环运输车的加热搅拌罐体I内,以实现运输至目的地,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使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I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 I)预备运输车体,其底部前端较高,尾端较低;(2. 2)预备一罐体;(2. 3)制作保温系统预备一 U型管,该U型管外套导热油外包,将该U型管安装在罐体的尾部;预备燃烧器和高位槽,通过燃烧器来对U型管加热,然后将热量传到U型管外的导热油,将导热油加热到> 2000C,高位槽用于对导热油的油量进行补充,所有浙青管路都用相应规格的无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沥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集中生产:在生产车间集中生产出预定量的橡胶沥青;(2)运输:预先制作保温循环运输车,将所述橡胶沥青转移至该保温循环运输车的加热搅拌罐体内,以实现运输至目的地,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使橡胶沥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3)供料使用: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输送管路使加热搅拌罐体与客户端沥青拌合站的沥青计量罐相连接,打开输送管路上的阀门,输送泵启动,将加热搅拌罐体内的橡胶沥青送入沥青计量罐使用,待计量完毕后,输送泵反转,将输送管路中残余的橡胶沥青抽回所述加热搅拌罐体内,该加热搅拌罐体恢复橡胶沥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和进行保温动作;(4)返回:所述保温循环运输车将剩余的橡胶沥青运回生产车间,储存到橡胶沥青储存罐,完成整个橡胶沥青生产运输供应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集中生产在生产车间集中生产出预定量的橡胶浙青; (2)运输预先制作保温循环运输车,将所述橡胶浙青转移至该保温循环运输车的加热搅拌罐体内,以实现运输至目的地,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温和使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 (3)供料使用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输送管路使加热搅拌罐体与客户端浙青拌合站的浙青计量罐相连接,打开输送管路上的阀门,输送泵启动,将加热搅拌罐体内的橡胶浙青送入浙青计量罐使用,待计量完毕后,输送泵反转,将输送管路中残余的橡胶浙青抽回所述加热搅拌罐体内,该加热搅拌罐体恢复橡胶浙青在加热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循环运动状态和进行保温动作; (4)返回所述保温循环运输车将剩余的橡胶浙青运回生产车间,储存到橡胶浙青储存罐,完成整个橡胶浙青生产运输供应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橡胶浙青集约化生产运输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 I)预备运输车体,其底部前端较高,尾端较低; (2. 2)预备一罐体; (2. 3)制作保温系统预备一 U型管,该U型管外套导热油外包,将该U型管安装在罐体的尾部;预备燃烧器和高位槽,通过燃烧器来对U型管加热,然后将热量传到U型管外的导热油,将导热油加热到> 200°C,高位槽用于对导热油的油量进行补充,所有浙青管路都用相应规格的无缝钢管制作成内含或外包式导热油回路,并安装导热油循环泵,让浙青管路和加热管路中的导热油进行循环,以达到给输送泵及车载浙青管路保温的目的,形成所述的保温系统; (2.4)制作搅拌装置分别预备电机、减速机、万向节、螺旋搅拌轴和密封装置,将所述电机、减速机、万向节、螺旋搅拌轴依次相连接,该螺旋搅拌轴通过密封装置伸入所述罐体底部,形成所述的搅拌装置; (2. 5)制作加热系统在该罐体外设有浙青加热燃烧器,在该罐体内的底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浙青加热燃烧器相连接的接触式加热管,该接触式加热管延伸到罐体的后部,并折回从罐体的中上部探出,用于对罐体内的橡胶浙青进行加热、升温,形成所述的加热系统; (2. 6)将所述保温系统、搅拌装置和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罐体上后,形成所述的加热搅拌罐体; (2. 7)将所述的加热搅拌罐体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刚杨志峰王旭东胡立志何明赵晓涛李林翟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嘉格伟业筑路科技有限公司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