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993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蜡:8~16,硬脂酸:3~8,六偏磷酸钠:1~3,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0~20,羟甲基丙烯酰胺:4~8,丙烯酸乙酯:10~20,聚丙二醇:20~40,过硫酸钾:1~3,1,4-丁二醇:10~30,水:200~4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具有良好的防起毛效果,不影响针织品外观和性能;(2)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
,更具体是涉及。
技术介绍
针织品是指用针编织的物品,如线袜子、线手套、线围巾等。针织品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表面很容易发生起毛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外观和使用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针织品进行防起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蜡8 16,硬脂酸3 8,六偏磷酸钠1 3,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0 20,羟甲基丙烯酰胺4 8,丙烯酸乙酯10 20,聚丙二醇20 40,过硫酸钾1 3,1,4- 丁二醇10 30,水200 400。所述的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石蜡、聚丙二醇及1,4_ 丁二醇混合,加热至60 80°C,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均匀;(2)将其余组分混合,搅拌均匀;(3)将步骤(I)和步骤(2)的产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具有良好的防起毛效果,不影响针织品外观和性能;(2)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蜡8,硬脂酸3,六偏磷酸钠1,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0,羟甲基丙烯酰胺4,丙烯酸乙酯10,聚丙二醇20,过硫酸钾1,I,4-丁二醇10,水200。实施例2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蜡16,硬脂酸8,六偏磷酸钠3,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20,羟甲基丙烯酰胺8,丙烯酸乙酯20,聚丙二醇40,过硫酸钾3,1,4_ 丁二醇30,水400。实施例3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蜡12,硬脂酸6,六偏磷酸钠2,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5,羟甲基丙烯酰胺6,丙烯酸乙酯15,聚丙二醇30,过硫酸钾2,1,4_ 丁二醇20,水30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石蜡、聚丙二醇及1,4_ 丁二醇混合,加热至60 80°C,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均匀;( 2 )将其余组分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I)和步骤(2)的产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蜡:8~16,硬脂酸:3~8,六偏磷酸钠:1~3,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0~20,羟甲基丙烯酰胺:4~8,丙烯酸乙酯:10~20,聚丙二醇:20~40,过硫酸钾:1~3,1,4?丁二醇:10~30,水:200~4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石腊8 16,硬脂酸3 8,六偏磷酸钠1 3, 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0 20,羟甲基丙烯酰胺4 8, 丙烯酸乙酯10 20,聚丙二醇20 40,过硫酸钾1 3, 1,4_ 丁二醇10 30,水200 40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石蜡8,硬脂酸3,六偏磷酸钠1, 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醇10,羟甲基丙烯酰胺4, 丙烯酸乙酯10,聚丙二醇20,过硫酸钾1, 1.4-丁二醇10,7jC200o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针织品绒料起毛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石蜡16,硬脂酸8,六偏磷酸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黎
申请(专利权)人:海泰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