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染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86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流染缸,包括染缸本体和缸盖,所述染缸本体内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的上部和下部且两端均低于染缸本体内的染液液面,所述染缸本体内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空气循环管道的上端高于染缸本体内的染液液面,所述染缸本体底部均布有出液孔,所述循环管道和空气循环管道的下端均与所述出液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使所述染缸本体内的染液产生循环对流和充满气泡,循环的对流及在染液中上升的气泡使织物与所述染液间的相对移动变强,有效提高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染整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内部对流效果好的染缸。
技术介绍
染色是指染料从染液中上染到纤维上,并在纤维上形成均匀、坚牢、鲜艳色泽的过程。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各异,适用的染料也不相同。棉织物主要用活性染料染色。涤纶织物染色主要用分散杂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高温法、载体法以及热溶法。具有阴离子基团的变性涤纶织物还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得色浓艳。锦纶织物主要用酸性染料,也可用酸性含媒染料、分散染料和某些直接染料在近沸点下染色。腈纶织物主要用阳离子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维纶织物主要用还原、硫化和直接染料染色。丙纶织物很难上染,经过变性处理后有的可用分散染料或酸性染料染色。醋酯纤维织物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时也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织物的染色一般在染缸中进行,染色时,将织物投入染缸中进行染浴,一般的染厂中为了使染缸达到一定的经济性,经常会将染缸保持饱和状态,这样虽然增加了产量和保持一定经济性,但是这样的做法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染料在染缸中流动性变差,织物聚集的地方不容易上色,造成织物染色的合格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流染缸,该对流染缸内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织物染色效果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对流染缸包括染缸本体和缸盖,所述染缸本体内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的上部和下部且两端均低于染缸本体内的染液液面,所述染缸本体内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空气循环管道的上端高于染缸本体内的染液液面,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内均设置有泵体,所述染缸本体底部均布有出液孔,所述循环管道和空气循环管道的下端均与所述出液孔连接,所述缸盖上设置有脉冲空气充放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同轴设置,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共用同一泵体。作为优选,所述染缸本体底部设置一挡板将所述染缸本体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挡板上均布有小孔,所述小孔构成所述出液孔。作为优选,所述染缸本体的下腔体设置有海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使所述染缸本体内的染液产生循环对流和充满气泡,循环的对流及在染液中上升的气泡使织物与所述染液间的相对移动变强,有效提高染色效果,防止染色死角。附图说明图I是本对流染缸剖切结构示意 图2是本对流染缸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染缸本体;110、上腔体;120、下腔体;200、挡板;210、出液孔;300、循环管道;400、空气循环管道;500、泵体;700、缸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I,该对流染缸包括染缸本体100和缸盖700,所述染缸本体100内设置有循环管道300,所述循环管道3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上部和下部且两端均低于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液面,所述染缸本体100内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400,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上端高于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液面,所述循环管道300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内均设置有泵体。参阅图2,所述染缸本体100底部均布有出液孔210,所述循环管道300和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下端均与所述出液孔210连接,所述缸盖上设置有脉冲空气充放装置710。所述循环管道300将所述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进行类似对流的循环,使染液充分与织物结合,有效防止染色死角。所述空气循环管400使所述染缸本体100内充满气泡,气泡的流动使织物及染液之间产生较大的扰动,有助染色效果的提高,同时,所述脉冲空气充放装置710使所述染缸本体100内的气压高低起伏,使所述气泡产生收缩膨胀的效果,使织物及染液之间的扰动增强,进一步提高染色效果。上述的对流染缸,所述循环管道300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同轴设置,所述循环管道300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共用同一泵体500,使整个结构简化,降低生产改造成本。参阅图I,所述染缸本体100底部设置一挡板200将所述染缸本体分成上腔体110和下腔体120,所述挡板200上均布有小孔,所述小孔构成所述出液孔210。上述的对流染缸,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下腔体120设置有海绵。海绵的设置使进入所述下腔体120的空气分散成更小的气泡,使所述染缸本体100内的气泡更均匀。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流染缸,包括染缸本体(100)和缸盖(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本体(100)内设置有循环管道(300),所述循环管道(3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上部和下部且两端均低于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液面,所述染缸本体(100)内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400),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上端高于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液面,所述循环管道(300)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内均设置有泵体,所述染缸本体(100)底部均布有出液孔(210),所述循环管道(300)和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下端均与所述出液孔(210)连接,所述缸盖上设置有脉冲空气充放装置(7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流染缸,包括染缸本体(100)和缸盖(7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染缸本体(100)内设置有循环管道(300),所述循环管道(3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上部和下部且两端均低于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液面,所述染缸本体(100)内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400),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染缸本体(100)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的上端高于染缸本体(100)内的染液液面,所述循环管道(300)与所述空气循环管道(400)内均设置有泵体,所述染缸本体(100)底部均布有出液孔(210),所述循环管道(300)和空气循环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