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云德专利>正文

高速开孔钻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71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有开孔和去除毛刺二种功能的切削工具。其特点:利用筒形钻体开孔,利用锉盘去毛刺,一次成功,比常用的气割开孔法提高工效几十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金属板、部分非金属板、部分管道上开较大圆孔。可以装在钻床上,也可以装在手电钻上,使用方便、灵活。(*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钻锉结合,具有开孔、去除孔边缘毛刺二种功能的切削工具。适合于在金属板、部分非金属板、部分管道上开较大圆孔。在薄钢板上开较大圆孔,常用的有二种方法一种是气割法;另一种是小钻打孔法一即先用小钻头打一圈小孔,然后用钢锯锯,再用锉刀锉平、锉光。这二种方法的缺点费时、费力、精度差。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专利US394024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金属麻花钻,在这种麻花钻的凹座内,压有一个能去除毛刺的刀头。日本等国有较大直径的金属开孔钻,但没有去除毛刺的附加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原理简单、高速度、高精度的钻锉结合的切削工具。例如,用本技术钻锉,在薄钢板上开一个φ100的圆孔,只要几分钟,一次开孔成功。比目前常用的二种开孔方法,提高工效几十倍。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筒形钻体开孔;由特殊加工的锉盘去除孔边缘毛刺。既可装在钻床上,也可装在手电钻上用。方便、灵活。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钻体的示意图。图3是锉盘的示意图。图4是钻柄示意图。由附图1可知高速开孔钻锉是由中心钻1、钻体2、锉盘3、紧定螺钉4、钻柄5五个部分组成。从图2可知,钻体实际上是由一定数量齿牙的圆筒体,起开孔作用。齿径比为0.5~0.90(即ZD=0.50~0.90),齿的内倾角α=10~20°,齿与中心线夹角β=10~20°,齿的斜角γ=40~50°,钻体上下有1~2°的锥度。材料为高速工具钢。由图3表明在其圆环面上有一定数量的经过特殊加工的锉纹,利用它去除孔边缘毛刺。工具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材料为优质碳素工具钢。图4是钻柄的示意图,为便于装拆,钻柄的中部设计成六角形,尾部设计成等三角形。其材料为45号钢。上述三个另外,必须进行淬火热处理。中心钻1、紧定螺钉4均为标准件。在中心钻尾端,加工一个4×10的平台。本技术钻具,能适用的金属板材有钢板、铜板、锌板、铝板、以及硬度不大的合金板;能适用的非金属板材有木板、聚氯乙烯板、酚醛层压纸板等(但不能加工陶瓷板、玻璃板等硬脆材质的板材);也可用于上述二类材料的大口径管道开孔。高速开孔钻锉的孔径规格,暂定为φ20-φ160,开孔深度金属板1~10毫米,非金属板5~45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由中心钻1、紧定螺钉4、钻柄5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筒形钻体2与锉盘3相连。A,筒形钻体2,其特征是齿径比(Z/D)为0.5~0.90,齿的内倾角α=10~20°,齿的斜角γ=40~50°,钻体上下有1~2°的锥度。齿与中心 线夹角β=10~20°。B,锉盘3,其特征是圆环面上有一定数量锉纹,工具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是由中心钻1、紧定螺钉4、钻柄5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筒形钻体2与锉盘3相连。A,筒形钻体2,其特征是齿径比(Z/D)为0.5~0.90,齿的内倾角α=10~20°,齿的斜角γ=40~50°,钻体上下有1~2°的锥度。齿与中心线夹角β=10~20°。B,锉盘3,其特征是圆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频聽
申请(专利权)人:范云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