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铟反萃液净化渣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940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铟反萃液净化渣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铟反萃液净化渣依次进行碱性浸出、酸性浸出、铁粉净化和锌粉置换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铟反萃液净化渣的回收方法,可将铟直收率提高至90%以上,有害元素砷回收利用,可代替锌系统中砷盐净化工序中的三氧化二砷,砷的利用率达95%,同时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工作环境改善以及铋锡等有价金属得以富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冶炼渣的回收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尚未发现铟的单独矿床,它以微量伴生在锌、铅和锡等矿物中,主要是从锌、 铅和锡生产的废渣、烟尘中回收铟。随着锌、铅和锡等矿物中的成分日益复杂,锌、铅和锡生产过程产出的废渣、烟尘中铁、砷、铋、锡和锑等杂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高,在铟富集过程中, 杂质也随着铟一起进入富集渣。富集渣经两段浸出,铁、砷、铋、锡、锑等杂质大部分都转入浸出液,浸出液虽经铁粉净化除杂,但仍然有部分杂质继续残留在净化液中,萃取提铟时, 上述杂质有不同程度地进入铟反萃液,铟反萃液若直接用锌片置换,所得海绵铟经压团、铸型,一方面所得粗铟品位低,锡、铋等有害杂质含量较高,严重影响铟质量和增加后续粗铟精炼成本;另一方面,杂质含量高的铟反萃液,锌片置换所得海绵铟呈粉状、不呈块状,压团困难,海绵铟易氧化,在铸型时有相当一部分铟会溶于碱渣中,不仅影响铟直收率,也大幅度降低铟回收率。因此,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一般情况下,萃取回收铟过程产出的铟反萃液需经净化除杂,除杂过程会产出铟反萃液净化渣,该渣含铟一般在1%以上,含砷超过8%,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铋、铅、锡等有价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铟反萃液净化渣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碱性浸出:将铟反萃液净化渣采用NaOH溶液浸出,分离后得到碱浸渣和碱浸液;步骤B:酸性浸出:将步骤A的碱浸渣采用盐酸溶液浸出,分离后得到酸浸渣和酸浸液;步骤C:铁粉净化:往步骤B的酸浸液中加入铁粉,将酸浸液中的Fe3+还原成Fe2+,并置换出酸浸液中的有价金属转入渣中富集,分离后得到净化液和净化渣;步骤D:锌粉置换:将步骤C的净化液采用锌粉置换,得到海绵铟,压团、铸型后得到粗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铟反萃液净化渣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碱性浸出将铟反萃液净化渣采用NaOH溶液浸出,分离后得到碱浸渣和碱浸液; 步骤B :酸性浸出将步骤A的碱浸渣采用盐酸溶液浸出,分离后得到酸浸渣和酸浸液; 步骤C :铁粉净化往步骤B的酸浸液中加入铁粉,将酸浸液中的Fe3+还原成Fe2+,并置换出酸浸液中的有价金属转入渣中富集,分离后得到净化液和净化渣; 步骤D :锌粉置换将步骤C的净化液采用锌粉置换,得到海绵铟,压团、铸型后得到粗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碱性浸出时采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40 80g/L。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碱性浸出的条件包括=NaOH溶液与铟反萃液净化渣的质量液固比为3:1 6:1,浸出温度为75 95°C,浸出时间为I 3h,终点含NaOH为20 40g/L。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碱浸液中的砷含量;当碱浸液中含砷小于50 g/L时,将碱浸液返碱性浸出;当碱浸液中含砷大于 或等于50 g/L时,将碱浸液用作硫酸锌溶液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宁林文军廖贻鹏王文录刘敏周萍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