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莹陈专利>正文

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4311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在集成板上部开有两个集成孔组,该孔组由进水孔和第一、二出水孔构成,第一集成孔组的第一出水孔与第二集成孔组的进水孔连通;在集成板下部开有四个净化柱连接孔组,该孔组由第一、二进水孔和出水孔构成,两个连接孔组的第一、二进水孔与第一集成孔组对应的第一、二出水孔连通,这两个孔组的进水孔与第一集成孔组的出水孔连通,另外两孔组的第一、二进水孔与第二集成孔组对应的第一、二出水孔连通,且两连接孔组的进水孔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二集成孔组的出水孔连通,并在集成板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净化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可方便、准确地把多个净化柱的串联、并联或混联在一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纯水机构件,尤其涉及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纯水机上设有很多个净化柱,这些净化柱为相对独立的个体,且净化柱 的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为了对进入纯水机的原水综合处理,我们需要将各个净化柱 串联起来;当需增大原水处理量时,又需要将各个净化柱并联起来;当既需兼顾原水处理 效果和处理量时,又需要将各个净化柱混联在一起。为了实现上述连接方式,目前我们一般 用软管按先后顺序将各个净化柱进、出水口连接起来。由于净化柱属于耗材,且各净化柱的 使用寿命大致相同,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全部更换,更换时需逐一拧开连接各个净 化柱的软管,再重新用软管将各个新的净化柱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不仅装拆麻烦、操作复 杂、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将软管接错,且软管的管路长,制作成本高,接头多, 漏水的可能性大,为此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以方便、 准确地将多个净化柱串联、并联或混联在一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其关键在于包括集 成板,在集成板上部竖直开有两个集成孔组,该孔组由进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板(1),在集成板上部竖直开有两个集成孔组,该孔组由进水孔(1a)和第一、二出水孔(1b、1c)构成,且第一集成孔组的第一出水孔(1b)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二集成孔组的进水孔(1a)连通;在集成板(1)下部竖直开有四个净化柱连接孔组,该孔组由第一、二进水孔(1d、1e)和出水孔(1f)构成,其中两个连接孔组的第一、二进水孔(1d、1e)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一集成孔组对应的第一、二出水孔(1b、1c)连通,且这两个连接孔组的进水孔(1a)分别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一集成孔组的出水孔(1f)连通,另外两个连接孔组的第一、二进水孔(1d、1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净化柱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板(1),在集成板上部竖直开有 两个集成孔组,该孔组由进水孔(Ia)和第一、二出水孔(lb、lc)构成,且第一集成孔组的第 一出水孔(Ib)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二集成孔组的进水孔(Ia)连通;在集成板(1) 下部竖直开有四个净化柱连接孔组,该孔组由第一、二进水孔(IcUle)和出水孔(If)构成, 其中两个连接孔组的第一、二进水孔(IcUle)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一集成孔组对应 的第一、二出水孔(lb、lc)连通,且这两个连接孔组的进水孔(Ia)分别经集成板内部的连 接孔与第一集成孔组的出水孔(If)连通,另外两个连接孔组的第一、二进水孔(IcUle)分 别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二集成孔组对应的第一、二出水孔(lb、lc)连通,且这两个 连接孔组的进水孔(Ia)经集成板内部的连接孔与第二集成孔组的出水孔(If)连通;在所 述集成板(1)下方竖直设置至少一个净化柱(2),该净化柱的顶部设有进水管(2a)和第 一、二出水管(2b、2c),其中第一、二出水管插入一个净化柱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一、二进水孔 (IcUle)中,所述进水管(2a)插入该连接孔组的出水孔(If)中。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莹陈
申请(专利权)人:林莹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