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振昌专利>正文

自动管子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3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管子切刀,使管子切断时更为便捷,包括切管座,切管刀,主动、间动及管刀齿轮,正、副刀座,螺杆,螺杆座,进刀钮及制杆闸;将切管刀嵌入管刀齿轮再与间动齿轮啮合后,再与主动伞形齿轮啮合;将螺杆座穿入切管座的进刀槽后,再将制管闸装上;将组合后齿轮组件与管切刀置于正、副刀座之间,再将正、副刀座的滑板槽嵌置于滑版两侧并同时夹合定位槽,嵌合座嵌入嵌合孔,转轴置入轴孔,最后锁固定位。(*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管子切刀,其主要包括切管座,切管刀,主动、间动及管刀齿轮,正、副刀座,螺杆,螺杆座,进刀钮及制管闸和数个螺丝。一般市售的管子切刀皆为手动进刀,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传统的管子切刀,是将进刀钮14与螺杆12锁合后,再将螺杆12装入螺杆座11,再置入切管座19后,再与刀座10组合;刀座10前端为U形槽,恰可置放管切刀1,再与螺丝105将管切刀1定位于U形槽内,并可转动;请参阅图2是传统管子切刀的使用示意图将管子T置于切管座19内,再将制管闸13按开,恰可将螺杆座11推进,并使切管刀1靠置于管子T上,并与靠管轮15相互夹靠管子T;当进刀钮14转动一圈时,螺杆12便向前,迫使切管刀1切入管子T内,再将切管座19沿管子T旋转一圈,就可使管子T周围切入一定深度,如此迫刀一次后再旋转一圈,便将管子T逐次切削,直到切断为止。由上述传统管子切刀可知,每次切削时都必须进刀一次后再旋转一圈,而无法加以连续切削,如此重覆动作,不仅耗费时间,且、进刀量过多亦容易造成管切刀损伤或破裂,故传统的管子切刀绝非最佳的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传统管子切刀的使用缺点,而提供一种自动管子切刀。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管子切刀,其主要包括一切管座,为C形座体,头端设数个轮管,座身设一滑板,座尾设一进刀槽及上方开设一闸座;一切管刀,为圆形刀体,一侧设一嵌合座,另一侧设一转轴;齿轮组件一管刀齿轮,一端设一嵌合槽,中心为锁装螺孔,一间动齿轮,一端设一伞形惰轮,中心为锁配孔,一主动伞形齿轮,一端设一嵌合孔;进刀组件一螺杆座,为一长形槽,两端开孔,槽内设一螺杆,杆端设一嵌合座及一定位槽,末端装设一进刀钮;正刀座,内侧设一滑板槽,三个锁装孔及一定位夹孔;副刀座,内侧设一滑板槽,一轴孔,两个锁装螺孔及一定位夹孔;一锁装螺丝,末端有数个螺牙;一制管闸,设有齿条;借助于上述原件,其组合为将切管刀嵌入齿轮组件上的管刀齿轮,将螺杆座穿入进刀槽后再装上制管闸,将装配有切管刀的齿轮组件置于正、副刀座之间,再将正、副刀座置于滑板两侧,并同时夹合螺杆的定位槽,将锁装螺丝穿过锁配孔,锁定于锁装螺孔上,将锁配螺丝穿过锁装孔及锁配孔,既完成组装与锁定;借助于上述组合,其特征为将管子置于切管座内,将制管闸按开后使进刀组件及齿轮组件连同正、副刀座前进,恰可让切管刀与靠管轮相互夹紧管子,当进刀钮转动同时连动螺杆及齿轮组件旋转,恰使切管刀旋转,则正、副刀座亦同时前进,进刀完成之后旋转切管座,切管刀会借助于切削时的摩擦沿管子旋转逐渐进刀,而连动齿轮组件转动后带动进刀组件前进,而使正、副刀座沿滑板向前,如此连续旋转切削,直到管子切断为止。为使完全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使用功效,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图1是传统的管子切刀。图2是传统管子切刀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平面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包括一切管刀20,为一C形座体,头端设有数个管轮205,座身设有一滑板201,座尾设有一进刀槽202及上方开设一闸座203;一切管刀21,为一圆形刀体,一侧设有一嵌合座211,另一侧设有一转轴212;一管刀齿轮22,一端设有一嵌合槽221,中心为锁装螺孔222;一间动齿轮23,一端设有伞形惰轮231,中心为锁配孔232;一主动伞形齿轮24,一端设有一嵌合孔241;一螺杆座25,为一长形槽体,两端开孔,槽内可设置螺杆26,杆端设有一嵌合座261及一定位槽262,末端装设一进刀钮27;一正刀座28,座内侧设有一滑板槽281,三个锁装孔282,283,284,一定位夹孔285;一副刀座29,座内侧设有滑板槽291,两个锁装孔293,294,一定位孔295;锁装定位用的锁装螺丝30及两个锁配螺丝31,32,一制管闸33。请参阅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平面示意图本技术的组装程序为(请配合参阅图3),先将切管刀21的嵌合座211嵌入管刀齿轮22的嵌合槽221内,再与间动齿轮23相互啮合后,再将间动齿轮23上的伞形隋轮231与主动伞形齿轮24相互啮合,并可互相驱动而成为装配有切管刀21的齿轮组件A;将螺杆座25穿入切管座20的进刀槽202之后再装上制管闸33,而螺杆座25内的螺杆26恰与制管闸33的齿条331相互啮合,且由制管闸33控制进刀钮27旋转后,螺杆26的进刀量,而成为控制进刀的进刀组件B;将齿轮组件A置于正、副刀座28、29之间,再将正、副刀座28、29的滑板槽281、291嵌置于滑板201两侧,而同时定位夹孔285、295夹合螺杆26的定位槽262;而主动伞形齿轮24的嵌合孔241恰嵌入螺杆26杆端261;切管刀21的转轴212恰可置入副刀座29的轴孔292;当组装程序完成后;将锁配螺丝30穿过锁装孔284,锁定于锁装螺孔293上;将锁配螺丝31穿过锁装孔283,锁定管锁定管刀齿轮22;将锁配螺丝32穿过锁装孔282,再穿过锁配孔222,恰可锁定间动齿轮23;所有组装程序与锁定动作都完成后,既为本技术的「自动管子切刀」。请参阅图5,是本技术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将管子T置于切管座20内,再将制管闸33按开,便可将进刀组件B推进,并让齿轮组件A连同正、副刀座28、29前进,而使切管刀21靠置于管子T上,并与靠管轮205相互夹靠管子T再放开制管闸33,就可确实夹紧管子T了;当进刀钮27旋动前进一圈时,螺杆26亦同时螺进一圈,同时带动齿轮组件A转动一圈,而使切管刀21旋转进刀一圈,正、副刀座28,29亦同时前进,当进刀完成之后,管子T固定不转,而旋转整个切管座20,则切管刀21会借助于切削时的摩擦力沿管子T旋转逐渐进刀,而连动齿轮组件A转动再带动进刀组件B前进,而使正、副刀座28、29沿滑板201向前;如此连续旋转切削,并借助于切削时的摩擦力而逐渐进刀切削,直到管子T切断为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自动管子切刀」确能借助于所述的构造,利用螺杆的螺进与齿轮间的连动,并借助于切削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确时达到连续不断的切削动作及功效。权利要求一种自动管子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切管座,为C形座体,头端设数个轮管,座身设一滑板,座尾设一进刀槽及上方开设一闸座;一切管刀,为圆形刀体,一侧设一嵌合座,另一侧设一转轴;齿轮组件一管刀齿轮,一端设一嵌合槽,中心为锁装螺孔,一间动齿轮,一端设一伞形惰轮,中心为锁配孔,一主动伞形齿轮,一端设一嵌合孔;进刀组件一螺杆座,为一长形槽,两端开孔,槽内设一螺杆,杆端设一嵌合座及一定位槽,末端装设一进刀钮;正刀座,内侧设一滑板槽,三个锁装孔及一定位夹孔;副刀座,内侧设一滑板槽,一轴孔,两个锁装螺孔及一定位夹孔;一锁装螺丝,末端有数个螺牙;一制管闸,设有齿条;切管刀嵌入齿轮组件上的管刀齿轮,将螺杆座穿入进刀槽后再装上制管闸,装配有切管刀的齿轮组件置于正、副刀座之间,正、副刀座置于滑板两侧,并同时夹合螺杆的定位槽,锁装螺丝穿过锁配孔,锁定于锁装螺孔上,将锁配螺丝穿过锁装孔及锁配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管子切刀,使管子切断时更为便捷,包括切管座,切管刀,主动、间动及管刀齿轮,正、副刀座,螺杆,螺杆座,进刀钮及制杆闸;将切管刀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管子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切管座,为C形座体,头端设数个轮管,座身设一滑板,座尾设一进刀槽及上方开设一闸座;一切管刀,为圆形刀体,一侧设一嵌合座,另一侧设一转轴;齿轮组件:一管刀齿轮,一端设一嵌合槽,中心为锁装螺孔,一 间动齿轮,一端设一伞形惰轮,中心为锁配孔,一主动伞形齿轮,一端设一嵌合孔;进刀组件:一螺杆座,为一长形槽,两端开孔,槽内设一螺杆,杆端设一嵌合座及一定位槽,末端装设一进刀钮;正刀座,内侧设一滑板槽,三个锁装孔及一定位夹孔;副刀座 ,内侧设一滑板槽,一轴孔,两个锁装螺孔及一定位夹孔;一锁装螺丝,末端有数个螺牙;一制管闸,设有齿条;切管刀嵌入齿轮组件上的管刀齿轮,将螺杆座穿入进刀槽后再装上制管闸,装配有切管刀的齿轮组件置于正、副刀座之间,正、副刀座置于滑板两 侧,并同时夹合螺杆的定位槽,锁装螺丝穿过锁配孔,锁定于锁装螺孔上,将锁配螺丝穿过锁装孔及锁配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昌
申请(专利权)人:蔡振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