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到组织仿生以及实时监测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的
,具体涉及,并应用于单核细胞在病变部位表面的运动特征的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医学研究显示,有50%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人群中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加快。与非糖尿病个体相比,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个体常伴有其他代谢的异常,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糖尿病增加了促凝血状态,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年龄更早,进展成临床脑血管事件更快。糖尿病与血管病变已逐渐成为当今医学和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还主要集中于细胞水平的研究。细胞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生命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是简单的机械连接,而是存在各种形式的相互交流的。探索细胞间相互作用及相应的信号通路,对疾病治疗等有着重要作用。糖尿病与血管病变的研究发展至今,主要的研究手段仍旧依赖于孔板,集中观察单一或者多种因素刺激下细胞的形态变化、生长过程、迁移和增殖行为等。而在众多的细胞行为研究中,细胞运动作为生物体发育和形态建成等重要生命过程的基础,备受关注。细胞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主要由细胞入口池(1)、细胞培养室(2)和出口池(3)组成;细胞培养室(2)上连细胞入口池(1),细胞培养室(2)下连出口池(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主要由细胞入口池(I)、细胞培养室(2)和出口池(3)组成;细胞培养室(2)上连细胞入口池(I),细胞培养室(2)下连出口池⑶。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由上下两层不可逆封接而成,上层材料为可透光透气的PDMS聚合物,下层材料为浓硫酸煮过的洁净玻璃。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下两层分别进行紫外过夜照射的灭菌处理,然后等离子体处理30-45S进行封接。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I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糖尿病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过程如下 (1)芯片修饰 用移液器将配制好的胶原工作液经由细胞入口池加入芯片,将固定芯片的培养皿常温静置过夜,12-36小时之内移除胶原工作液,细胞培养液冲洗通道2-4次,对通道底面进行修饰,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更好地贴壁; (2)芯片内细胞的接种与培养 HUVEC细胞消化后,调整至合适的细胞密度,经由细胞入口池加入到芯片中,在胶原的修饰作用下,细胞迅速贴壁并均匀铺展于细胞培养室底面,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细胞培养室中均匀分布时,立即将芯片移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3)糖尿病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 待HUVEC细胞经过增殖完全铺满细胞培养室底面后,经由细胞入口池分别向4个通道中通入不含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并继续培养24-36小时,使HUVEC细胞处于相同的生长期,随后分别依次向4个通道中通入含有不同葡萄糖浓度的细胞培养液继续48小时,模拟糖尿病患者血管壁所处的高糖环境。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糖尿病血管病变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许慧,马慧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