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化技术的能源利用装置,特别是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煤气化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气化原料和氧化剂混合进入气化炉内,迅速发生反应,产生的高温合成 气(约1400°C)经冷却、除尘,送至下ー个车间进行有效利用。煤气化技术中高温合成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激冷流程,另ー种为废锅流程。激冷流程是高温合成气与激冷水充分接触,使煤气降温冷却、熔融渣固化。激冷流程不回收高温合成气中的显热,能源利用效率低。废锅流程中高温合成气依次进入辐射锅炉和预热锅炉进行换热降温,并进行初歩除尘。它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合成气中的显热,以产生高压蒸汽或预热其他エ艺介质,这种方式可以回收相当于原料煤低位热量中15 18%的能量,使得热煤气效率可达到9(Γ95%,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在现有的气流床气化技术中,采用废热锅炉回收高温合成气的热量一般有两种方式ー是以Shell公司为代表的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循环冷气返回气化炉高温合成气出ロ将气化炉合成气冷却至700 750°C,然后再进入对流废热锅炉换热副产中压蒸汽。另ー种是 ...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体和热回收装置,气化炉体设置于热回收装置上方;所述气化炉体包括压力壳体、耐火衬里或者水冷壁、位于顶部的喷嘴通道和位于底部的下渣口;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合成气入口、辐射换热组件、渣池、对流换热组件、压力壳体,合成气入口位于压力壳体顶部封头上,辐射换热组件位于渣池的上部,渣池位于对流换热组件的上部,辐射换热组件、渣池、对流换热组件位于压力壳体内形成一体;所述气化炉体的下渣口与热回收装置顶部通过法兰连接,下渣口与合成气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体和热回收装置,气化炉体设置于热回收装置上方;所述气化炉体包括压力壳体、耐火衬里或者水冷壁、位于顶部的喷嘴通道和位于底部的下渣口 ;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合成气入口、辐射换热组件、渣池、对流换热组件、压力壳体,合成气入口位于压力壳体顶部封头上,辐射换热组件位于渣池的上部,渣池位于对流换热组件的上部,辐射换热组件、渣池、对流换热组件位于压力壳体内形成一体;所述气化炉体的下渣口与热回收装置顶部通过法兰连接,下渣口与合成气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入口为一窄长通道,该合成气入口的内壁为耐火衬里。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组件纵向设于压力壳体内,与带热量的气体充分换热;辐射换热组件包括辐射水冷壁和辐射屏,辐射水冷壁是由若干个纵向平行设置的立管围成的圆筒壁,相邻的两个立管通过焊接连接,圆筒壁的中间为辐射换热腔;辐射换热组件还包括辐射水冷壁上集箱、辐射水冷壁下集箱、辐射水冷壁进水管、辐射水冷壁引出管和辐射水冷壁受热面,辐射水冷壁上集箱与每个立管的上端连通,辐射水冷壁下集箱与每个立管的下端连通,辐射水冷壁进水管的一端与压力壳体固接并设在压力壳体的外部、辐射水冷壁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辐射水冷壁上集箱连通,辐射水冷壁引出管的一端与压力壳体的上封头固接、另一端与辐射水冷壁上集箱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屏由若干个立管排形成,立管排以热回收装置的中心向外发散分布于辐射换热腔内,每个立管排由若干立管形成,立管排的相邻两个立管紧贴设置;辐射换热组件还包括辐射屏上集箱、辐射屏下集箱、辐射屏进水管、辐射屏引出管,辐射屏受热面的下端与辐射屏下集箱连通,辐射屏受热面的上端与辐射屏上集箱连通,辐射屏进水管和辐射屏引出管分别与辐射屏下集箱和辐射屏上集箱连通,并引出到压力壳体外。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池处于辐射换热组件的底部,渣池外端与压力壳体通过连接板连接并固定,渣池的下端连接排渣管,排渣管延伸至压力壳体外。6.根据权利要求I或4或5所述的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组件包括蒸发器、过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勇,张媛,张春飞,张鑫,刘正宁,郭盼,杜奇,樊伟,李阳,李少华,雷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