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以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模板分子,以β环糊精为功能单体,制备得到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聚合物。所得的聚合物是一种新的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案。同时,将制备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保鲜领域,所制备的保鲜纸具有良好的保鲜性能,为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保鲜,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保鲜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可利用其对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缓释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技术背景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在结合位点及化学空间结构与某种特定化合物(模板分子)相匹配的高分子聚合物[1]。制备这种聚合物的方法即为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是人工模拟抗原-抗体、生物素-抗生物素及酶与底物等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 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性物质分离[2,3]、仿生传感器M固相萃取[5,6]等领域。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的不断成熟,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小组开始将MIPs的应用于给药系统[7’8]。这主要是因为MIPs对模板分子有的吸附能力并且能够将模板分子缓慢释放出来,当模板分子被印迹后,会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因此,对于MIPs的缓释作用将会成为 MIP应用领域的另一个分支。目前,针对药物缓释方面的研究日渐丰富,但是将其应用于食品保鲜方面的研究还鲜却鲜有报道。异硫氰酸烯丙酯是黑芥油酶解精炼后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其较强的挥发性以及刺激性的气味[11]难以直接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目前,已经有人研究过利用β_环糊精的空腔对其进行包埋[12],从而掩盖其不良气味并达到缓释的目的。但是其缓释时间较短,5天后达到缓释稳定,不利于长时间的缓释。参考文献[1]小宫山真(日).吴世康,汪鹏飞译.分子印迹学-从基础到应用[Μ].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2]Kubo Τ, Matsumoto H, Shiraishi F,et al.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hydroxy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HO-PCBs) by the structural recognition on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Direct separation of the thyroid hormone active analogues from mixtures [J]. Anal Chim Acta, 2007, 589 (2):180-185.[3]Liu H M, Liu C H, Yang X J. Uniformly sized beta-cyclodextu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a novel surface imprinting technique for ursolic acid [J]· Anal Chim Acta, 2008, 628 (I):87-94.[4]Lad U, Khokhar S, Kale G M. Electrochemical creatinine biosensors [J]. Anal Chem. 2008,80(21):7910-7917.[5]Yang T, Li H Y, Wei 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elect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bas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for indomethacin from water samples [J]. Talanta, 2009, 78 (2) : 442-447.[6]李亚辉,王悦秋,张朔瑶,等.孔雀石绿分子印迹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9):1163-1165.[7]Alvarez-Lorenzo C, Concheiro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drug delivery [J]· J Chromatogr B, 2004, 804(1): 231.[8]Sellergren B, Allender C J.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A bridge to advanced drug delivery, Adv. Drug Del. Rev. , 2005; 57, 1733-1741.[9]Mari M, Guizzardi M. The Postharvest Phase: Emerging technologlies for the control of fungal diseases [J]. Phytoparasitica, 1998, 26(I):59-66.[10]Suhr K I, Nielsen P V, Inhibition of rungal growth on wheat and rye bread by modified armosphere packaging and active packaging using volatile mustard essential oil [J]. Food Microbiology and Safety, 2005, 70:37-44.[11]凌关庭,陶民强编.食品添加剂手册(第二版)[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306.[12]李学红,金征宇.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分子包埋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控制释放[J]. 食品科学,2007,28 (3) :139-14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制备具有良好缓释模板分子功能的一种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其制备方法,并将产品应用与保鲜材料制备上,表现出良好的保鲜性能。本专利技术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以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模板分子,以β环糊精为功能单体,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加入交联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发生自由基共聚,从而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周围形成高度交联的刚性聚合物,最后用溶剂丙酮将聚合物从溶剂中沉淀出来,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聚合物,又称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本专利技术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制备(I)将功能单体β-环糊精、模板分子异硫氰酸烯丙酯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超声波处理混和均匀,进行一阶段搅拌热反应;β -环糊精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摩尔比为O. 6-1:1 ; 加热温度为40°C _45°C,加热时间为6h-12h ;每5g功能单体加二甲基亚砜50 mL _150mL。(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交联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剂与功能单体摩尔比为 3-10: I。混合均匀后充氮保护,进行二阶段搅拌热反应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反应液;加热温度为60°C _65°C,加热时间为20h-24h。(3)将步骤(2)中聚合反应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反应液缓慢加入丙酮中,将生成的絮状分子印迹聚合物真空抽滤,向滤液中继续加入丙酮,至无沉淀生成为止,再用丙酮和热水反复洗涤沉淀,将未反应的单体分子和交联剂洗脱;经真空干燥得到纯净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细后干燥备用。上述生产原料及所涉及试剂均为无水原料和无水试剂。本专利技术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是指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保鲜材料方面的应用,主要应用在保鲜纸的制备。保鲜纸的制备方法如下(6-1)将壳聚糖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是以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模板分子,以β?环糊精为功能单体,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加入交联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发生自由基共聚,从而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周围形成高度交联的刚性聚合物,最后用溶剂丙酮将聚合物从溶剂中沉淀出来,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聚合物,即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是以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模板分子,以¢-环糊精为功能单体,形成主客体配合物,加入交联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发生自由基共聚,从而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周围形成高度交联的刚性聚合物,最后用溶剂丙酮将聚合物从溶剂中沉淀出来,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聚合物,即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制备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 (1)将功能单体3-环糊精、模板分子异硫氰酸烯丙酯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超声波处理混和均匀,进行一阶段搅拌热反应得到混合溶液;3 -环糊精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摩尔比为0. 6-1:1 ;加热温度为400C -45°C,加热时间为6h-12h ;每5g功能单体加二甲基亚砜50 mL-150mL ; (2)向步骤(I)混合溶液中加入交联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剂与功能单体摩尔比为 3-10:1 ; 混合均匀后充氮保护,进行二阶段搅拌热反应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反应液;加热温度为60 0C -65 °C,加热时间为20h-24h ; (3)将步骤(2)中聚合反应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劲,陆宽,黄运安,武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