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832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化学工程和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一种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液化生物质与淀粉的共混物为多元醇,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的存在下与多异氰酸酯发生聚合反应,注塑,熟化后得到可降解聚氨酯材料,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发泡类、软质类、半硬质类和硬质类聚氨酯制品。相对于全淀粉材料,该制品具有机械强度好和耐水性良好的优点。相对于全液化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该制品又有价格低的优点。土壤试验表明该制品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2年内可完全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不但为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提供高新技术,而且有利于扩大秸秆和淀粉等天然高分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工程和高分子化学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家具和包装等几乎所有的行业。聚氨酯合成材料已成为近几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材料之一。然而,传统的聚氨酯材料很难降解,废弃后带来了“白色污染”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来源于石油化工,而石油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渐枯竭。因此,寻找新的塑料原料和开发环境友好的可降解材料迫在眉睫。淀粉具有产量大、价格低、可降解、可再生和反应活性较高等优点,是最早被用于开发可降解材料的天然高分子。但是淀粉基材料存在机械性能和耐水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全淀粉塑料的应用领域和范围。近年来,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其转化为含有大量羟基、有很高的反应活性的液体物质,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且液化生物质可以代替传统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生产可降解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成为全世界研究工作者的共识。但是,由于目前生物质液化成本较高, 限制了液化生物质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其特征在于,利用液化生物质与淀粉的共混物为原料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即以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液化生物质与淀粉的共混物为原料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即以液化生物质与淀粉的共混物为多元醇,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的存在下,与多异氰酸酯聚合,调整原料的质量份数比,可得到发泡类、软质类、半硬质类和硬质类聚氨酯制品;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比,准备原料如下:2)按照上述比例将液化生物质与淀粉共混物、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均匀;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异氰酸根指数为0.4?1.5的多异氰酸酯,并高速搅拌直至乳白现象出现;4)浇铸由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聚合、熟化后得到聚氨酯制品。FDA0000240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液化生物质与淀粉的共混物为原料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即以液化生物质与淀粉的共混物为多元醇,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的存在下,与多异氰酸酯聚合,调整原料的质量份数比,可得到发泡类、软质类、半硬质类和硬质类聚氨酯制品;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比,准备原料如下液化生物质与淀粉共混物100份异氰酸根30-80份催化剂O. 05-0. 5份表面活性剂O. 05-2. O份发泡剂O. 0-2. O份 2)按照上述比例将液化生物质与淀粉共混物、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均匀; 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异氰酸根指数为O.4-1. 5的多异氰酸酯,并高速搅拌直至乳白现象出现; 4)浇铸由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聚合、熟化后得到聚氨酯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生物质是由常用的热化学液化方法得到,即以碳酸乙烯酯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在1500C -180°C下将生物质原料液化60-80 min ;其生物质原料为各种农作物秸杆、木粉和竹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体朋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