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灌装置。该倒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盖板、旋转轴和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进气端和出液端,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盖板相平行,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内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进气管,第一端与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连接进气源;第二壳体,内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盖板和设置在第二盖板上的进液端,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第一导液管,连接在出液端和进液端之间;以及电机,与旋转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用于在上电后驱动旋转轴旋转预设角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并且还提高了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工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倒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对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源液进行回收时,一般是由人工手动把盛装源液的源液瓶倒转过来,并采用辅助气体将每一个源液瓶中的剩余源液的收集到一个新的源液瓶中,直至将新的源液瓶收集满,此种收集方法虽然经济成本投入较低,但是当所收集的源液具有毒性时,采用人工操作进行收集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人员出现失误会造成摔瓶、爆瓶、漏液等重大安全事故,对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害,以太阳能行业中扩散工艺中所使用的POCl3进行举例说明在太阳能行业,电池技术中有一项为扩散,目的是在清洗后的P型硅片基体(硼 掺杂)表面扩散磷原子,形成结深为O. 3 — O. 5 μ m的P-N结。工艺过程是通过三氯氧磷(POCl3)在高温860°C左右与氧气(O2)反应产生五氧化二磷(P2O5),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0C13+302=2P205+6C12,其中,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P2O5)与硅(Si)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磷原子(P),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205+5Si=5Si02+4P,其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硅(SiO2)0该扩散工序所使用的POCl3是扩散工序生产中的一种原材料,具有以下特性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通常采用玻璃瓶装,具有刺激性臭味,在潮湿空气中剧烈发烟,分子式C13-0-P,分子量153. 35,相对密度1. 67,熔点1.25°C,沸点105. 1°C,在水、乙醇中分解形成磷酸及氯化氢,大量水骤然倒入时,可发生剧烈反应。健康危害不可吸入或食用;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严重病例有窒息感、紫绀、肺水肿、心力衰竭,亦可发生肝肿大、蛋白尿、贫血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危险特性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憐、憐烧。环境标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闻容许浓度O. 05mg/m3o扩散工序所使用的POCl3在使用过程中剩余2_3cm就会达不到工艺的要求从而浪费,出现约59Γ8%的POCl3无法利用,为了使剩下的POCl3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把所有剩下的POCl3源液集中到一起之后重新利用,目前都是人工手动把盛装POCl3的源瓶倒过来用氮气把源液从瓶中压到另一个空的源瓶里面循环操作直至源瓶装满为止,因为POCl3为剧毒药品,采用人工操作进行POCl3收集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人员出现失误会造成摔瓶、爆瓶、漏液等重大安全事故,对操作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害。针对相关技术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盖板、旋转轴和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进气端和出液端,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盖板相平行,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内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进气管,第一端与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连接进气源;第二壳体,内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盖板和设置在第二盖板上的进液端,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第二源液瓶为空瓶;第一导液管,连接在出液端和进液端之间;以及电机,与旋转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用于在上电后驱动旋转轴旋转预设角度。进一步地,倒灌装置还包括柜体,内部具有第三腔室,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在第三腔室内;风扇,设置在柜体上,用于在上电后将第三腔室内的空气排出;以及回收管道,设置在柜体外部,用于收集风扇的排出气体。进一步地,倒灌装置还包括报警部件;以及报警开关,设置在报警部件的供电回路上,用于在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时闭合。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上具有突起部;以及报警开关设置在柜体内的第一位置,其中,在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大于预设角度时,突起部旋转至第一位置并触发报警开关闭合。进一步地,倒灌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支撑底座和第一支撑架,其中, 旋转轴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撑架活动连接,第一支撑底座固定设置在柜体内;卡槽,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以及限位板,枢转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具有与卡槽相配合以固定第一壳体的第一状态,以及自由旋转的第二状态。进一步地,第二壳体还具有设置在第二盖板上的排气端,倒灌装置还包括导气管,第一端与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端延伸至第一腔室内;第二导液管,第一端与进液端相连接,第二端延伸至第二腔室内;以及排气管,与排气端相连接。进一步地,倒灌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部,具有第二支撑底座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底座固定设置在柜体内;以及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导液管通过第一通孔与进液端相连接,排气管通过第二通孔与排气端相连接。进一步地,倒灌装置还包括填充物,设置于第一腔室内;以及锁紧部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用于固定第一盖板。进一步地,倒灌装置还包括单向阀,设置在进气管上。进一步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方向,预设角度大于90度并小于270度。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以下结构的倒灌装置第一壳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盖板、旋转轴和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进气端和出液端,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盖板相平行,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内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进气管,第一端与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连接进气源;第二壳体,内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盖板和设置在第二盖板上的进液端,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第二源液瓶为空瓶;第一导液管,连接在出液端和进液端之间;以及电机,与旋转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用于在上电后驱动旋转轴旋转预设角度。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由第一壳体来固定盛装有剩余源液的源液瓶, 由第二壳体来固定用来回收剩余源液的源液瓶,同时由第一导液管将第一壳体上的出液端与第二壳体上的进液端连接起来,并由进气管连通进气源和第一壳体,以及通过电机控制第一壳体旋转,实现了通过进气管向第一源液瓶内灌气,并通过第一壳体旋转使得第一源液瓶内的源液在进气源气体的压迫下通过第一导液管流向第二源液瓶,实现了自动收集源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收集源液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源液收集的安全性,并且还提高了收集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灌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灌装置的第一壳体的正视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灌装置的第一壳体的俯视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灌装置的第二壳体的正视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灌装置的第二壳体的左视图;以及图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倒灌装置的第二壳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灌装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倒灌装置进行具体介绍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倒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倒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进气管41、第一导液管42、第一支撑部80和电机(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壳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盖板、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进气端和出液端,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盖板相平行,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内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进气管,第一端与所述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连接进气源;第二壳体,内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进液端,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所述第二源液瓶为空瓶;第一导液管,连接在所述出液端和所述进液端之间;以及电机,与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用于在上电后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预设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并具有第一盖板、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进气端和出液端,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盖板相平行,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固定内部具有源液的第一源液瓶; 进气管,第一端与所述进气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连接进气源; 第二壳体,内部具有第二腔室,并具有第二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的进液端,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固定第二源液瓶,所述第二源液瓶为空瓶; 第一导液管,连接在所述出液端和所述进液端之间;以及 电机,与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用于在上电后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预设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装置还包括 柜体,内部具有第三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 风扇,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用于在上电后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空气排出;以及 回收管道,设置在所述柜体外部,用于收集所述风扇的排出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灌装置还包括 报警部件;以及 报警开关,设置在所述报警部件的供电回路上,用于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突起部;以及 所述报警开关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突起部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并触发所述报警开关闭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树雷,李华,刘子隆,卢新志,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