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721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将生产原料传输至生产车间的行车。这种行车,包括立柱,在立柱顶端固定有工字钢构成环形状的行车轨道,在行车轨道上设有沿轨道循环运行的电动葫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二次人工搬运,减少劳动力消耗,无需车辆运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机械
,尤其是一种将生产原料传输至生产车间的行车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大型生产车间,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消耗,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多数采用车辆或链条悬挂线传输原料。车辆传输分为三个步骤I、把原料装载上运输车;2、运输车运输;3、从运输车卸载原料,人工搬运。车辆传输需要配套有运输车辆和上下车搬运系统,需要进行车辆管理和定期维护保养,需要人工较多,运营成本较高,运输车辆较多时还易引发安全事故,增加安全风险。链条悬挂运输一般用于传输单件重量较轻的物品,传动结构复杂,安装要求高,成本也高,对于运输量大的生产车间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劳动力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行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包括立柱,在所述立柱顶端固定有工字钢构成环形状的行车轨道,在行车轨道上设有沿轨道循环运行的电动葫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行车轨道的俯视形状为哑铃环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行车轨道上水平设有加强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行车的一端设于原料传输起点,另一端位于生产车间投料口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二次人工搬运,减少劳动力消耗,无需车辆运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电动葫芦在轨道上的截面图。图中I.行车轨道,2.电动葫芦,3.立柱,4.加强杆。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和3所示的行车,行车轨道I是由工字钢构成环形状的轨道,行车轨道I的俯视形状为哑铃环形,电动葫芦2循环运行于行车轨道上,行车轨道高8. 3m ;立柱3用于支撑整个轨道系统,高Sm ;行车轨道I上水平设有支撑固定轨道的加强杆4。行车的一端位于运河上方;另一端位于生产车间投料口上方。运输时,电动葫芦吊起船运原料运输至投料口附近,拆包后进行投料。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包括立柱(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3)顶端固定有工字钢构成环形状的行车轨道(1),在行车轨道(1)上设有沿轨道循环运行的电动葫芦(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包括立柱(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3)顶端固定有工字钢构成环形状的行车轨道(I),在行车轨道(I)上设有沿轨道循环运行的电动葫芦(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金石剑飞赵菊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