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位铣槽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587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多边形片状结构的可转位铣槽刀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支撑面和连接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的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两两相交形成多条主切削刃,多个侧面两侧分别与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相交形成多条副切削刃,每条主切削刃前侧侧面上设有与前刀面相连的弧形排屑槽,每条主切削刃后侧侧面上刃磨出带负后角α的后刀面,每条主切削刃通过弧形负倒棱与后刀面圆滑过渡,前刀面两侧分别刃磨出对称的弧形倒棱。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刀具的整体强度,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崩刃现象的发生,大大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件的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刀具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5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铣槽刀片,尤其是一种用于铣削沟槽的可转位盘形铣槽刀片,属于金属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盘形铣槽刀刀盘圆周上间隔安装有多个铣槽刀片,通过盘形铣槽刀刀盘的旋转运动,带动铣槽刀片完成对工件上沟槽的铣削加工。现有铣槽刀片前角大,刀具强度低,主切削刃两侧刀尖切削状态为点切削,加上切削过程中的冲击载荷,使得铣槽刀片主切削刃在切削过程中容易发生崩刃现象,刀具使用寿命短,大大影响了工件的加工效率,维修成本闻。专利号为200680033825. 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铣刀、铣刀刀体以及形状为截棱锥的可转位切削刀片,其中可转位切削刀片具有顶面和基本与顶面平行的底面,主切削刃从顶面向底面方向延伸,前刀面与主切削刃连接,并通向底面,副切削刃由相关联的前刀面与顶面相交处限定。该可转位切削刀片可以较大切削深度加工工件中的直角转角,但其仍然没能解决铣刀易崩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不易发生崩刃现象、刀具使用寿命长的可转位铣槽刀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转位铣槽刀片,所述可转位铣槽刀片为正多边形片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支撑面和连接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的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两两相交形成多条垂直于所述正多边形支撑面的主切削刃,多个侧面两侧分别与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相交形成多条副切削刃,每条主切削刃前侧侧面上设有与前刀面相连的弧形排屑槽,每条主切削刃后侧侧面上刃磨出带负后角α的后刀面,每条主切削刃通过弧形负倒棱与所述后刀面圆滑过渡,所述前刀面两侧分别刃磨出对称的弧形倒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可转位铣槽刀片,其中所述负后角α为1° 2°。前述的可转位统槽刀片,其中所述弧形负倒棱半径弧rl为O. 2mm O. 5mm。前述的可转位铣槽刀片,其中所述弧形倒棱与正多边形支撑面的夹角β为15° 17° ,弧形倒棱宽度a为O.1mm O. 3mm,弧形倒棱长度h是正多边形支撑面边长L的 1/5 2/5。前述的可转位铣槽刀片,其中所述弧形排屑槽的深度b为正多边形支撑面边长L的 O, 02 O. 03。本专利技术刀具的前角较小,后刀面采用较小负后角,同时主切削刃两侧刀尖的切削状态由原来的点切削变为面切削,结构简单,不仅提高了刀具的整体强度,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崩刃现象的发生,大大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件的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刀具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5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 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放大主视图;图3是图1的放大后视图;图4是图1的放大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正方形片状结构,也可为其他正多边形片状结构, 材质为硬质合金,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正方形支撑面I和连接两个正方形支撑面I的四个侧面2,四个侧面2两两相交形成四条垂直于正方形支撑面I的主切削刃3,四个侧面2两侧分别与两个正方形支撑面I相交形成八条副切削刃7,每条主切削刃3前侧侧面2上设有与前刀面21相连的弧形排屑槽23,使得排屑流畅,弧形排屑槽23的深度b为正多边形支撑面边长L的0,02 O. 03,本实施例中弧形排屑槽23的深度b为正多边形支撑面边长L的 0,02。每条主切削刃3后侧侧面2上刃磨出带负后角α的后刀面22,负后角α为1° 2°,本实施例中α为2°。采用较小负后角可增加刀具强度,每条主切削刃3通过弧形负倒棱5与后刀面22圆滑过渡,弧形倒棱长度h是正多边形支撑面边长L的1/5 2/5。弧形负倒棱5的半径rl为O. 2mm O. 5mm,本实施例中rl为O. 3mm,在主切削刃3 与后刀面22过渡处刃磨出弧形负倒棱5,减小了刀具的前角,每个前刀面21两侧分别刃磨出对称的弧形倒棱4,可去除刀尖锋口,使刀尖处为弧形刀刃,刀尖切削状态为面切削,弧形倒棱4与正方形支撑面I的夹角β为15° 17° ,弧形倒棱宽度a为O.1mm O. 3mm,弧形倒棱长度h是正方形支撑面I边长L的1/5 2/5,本实施例中β为16°,a为O. 2mm, h是L的1/3。可转位铣槽刀片中部还设有安装通孔6,安装通孔6为中间小两头大的蝶形台阶孔,通过紧固螺钉将本专利技术固定在盘形铣槽刀盘上。本专利技术的一处刀刃磨钝后,可将本专利技术 90°转位后使用另一处刀刃继续进行铣槽加工,一片铣槽刀可90°转位四次进行铣槽加工,还可以刃磨切削刃后再次使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位铣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位铣槽刀片为正多边形片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支撑面和连接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的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两两相交形成多条垂直于所述正多边形支撑面的主切削刃,多个侧面两侧分别与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相交形成多条副切削刃,每条主切削刃前侧侧面上设有与前刀面相连的弧形排屑槽,每条主切削刃后侧侧面上刃磨出带负后角α的后刀面,每条主切削刃通过弧形负倒棱与所述后刀面圆滑过渡,所述前刀面两侧分别刃磨出对称的弧形倒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铣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位铣槽刀片为正多边形片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支撑面和连接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的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两两相交形成多条垂直于所述正多边形支撑面的主切削刃,多个侧面两侧分别与两个正多边形支撑面相交形成多条副切削刃,每条主切削刃前侧侧面上设有与前刀面相连的弧形排屑槽,每条主切削刃后侧侧面上刃磨出带负后角a的后刀面,每条主切削刃通过弧形负倒棱与所述后刀面圆滑过渡,所述前刀面两侧分别刃磨出对称的弧形倒棱。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转位铣槽刀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大双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新区恒锋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