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初专利>正文

层构式换热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520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脱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和脱硫除尘装置。它包括紧密相接且有口相通的换热柜和脱硫柜。换热柜上端设有水箱,并与柜内的集热总管相连通。集热总管、集热管和集热片组成集热构件,并成为换热柜隔板。前端设有散风器,下端设有集尘斗。脱硫柜内设有隔板、防返栅和喷头,后端设有排风口和引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换热、脱硫、除尘于一体。其换热、脱硫、除尘距离长、换热效率高、脱硫除尘效果好。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安装在现有锅炉上,可以达到既回收利用锅炉尾气的余热,又能脱硫除尘的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锅炉尾气进行余热回收和脱硫除尘的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及粉尘污染环境,排出的尾气也还有大量可以回收的热能。现有的一些设备多为功能单一的回收热能或脱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脱硫、除尘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这种换热脱硫装置用在现有锅炉上,可充分回收锅炉尾气的余热,也能使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降到最低。其工作过程是锅炉尾气经散风器进入换热柜进行换热,除尘后,再送于脱硫柜脱梳并再次除尘,最后由引风机排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层构式换热脱硫装置包括散风器、换热柜、脱硫柜和引风机。所述的换热柜的外形为立方体,其前端设有与散风器相连通的进风口,上端设有水箱,下端设有多个集尘斗,后端设有矩形通风口,并与脱硫柜相连通。所述的换热柜内设有多片宽度、高度均与换热柜内的宽度、高度相同,等距并相间安装的集热构件I和集热构件2。所述的集热构件I和集热构件2均由上、下两根横向安装的集热总管和多根竖向等距安装的集热管及集热片构成。集热总管与集热管相连通,集热片的长度小于换热柜内的高度,安装在集热管上。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构式换热脱硫装置,包括散风器(2)、换热柜(4)、脱硫柜(20)和引风机(2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柜(4)的前端连接散风器(2),上端设有水箱(3),柜内设有集热构件1(6)和集热构件2(7)。下端设有集尘斗(17),后端设有与脱硫柜(20)相连通的矩形通风口(19);脱硫柜(20)内设有防返栅(21)、隔板(22)和喷头(23),下端设有水槽集尘斗(24),后端设有圆形排风口(26),并与引风机(28)相连通;锅炉废气经散风器(2)进入换热柜(4)换热除尘后,再送入脱硫柜(20)作脱硫和再次除尘处理,由引风机(28)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构式换热脱硫装置,包括散风器(2)、换热柜(4)、脱硫柜(20)和引风机(2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柜(4)的前端连接散风器(2),上端设有水箱(3),柜内设有集热构件I (6)和集热构件2 (7)。下端设有集尘斗(17),后端设有与脱硫柜(20)相连通的矩形通风口(19);脱硫柜(20)内设有防返栅(21)、隔板(22)和喷头(23),下端设有水槽集尘斗(24),后端设有圆形排风口(26),并与引风机(28)相连通;锅炉废气经散风器(2)进入换热柜(4)换热除尘后,再送入脱硫柜(20)作脱硫和再次除尘处理,由引风机(28)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风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风器(2)的外形为梯形体,其小端口处设有横向散风叶片(6)和竖向散风叶片(5),其中,横向散风叶片(6)的安装角度从水半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竖向散风叶片(5)的安装角度从中线向两侧逐渐增 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风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风器(2)的大端的高度、宽度与换热柜(4)的进风口(5)相同,并与之紧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热柜(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柜(4)为立方体,其前端有进风口(5)与散风器(2)紧密连接,上端设有水箱(3),下端设有多个集尘斗(17),后端设有矩形通风口(19)与脱梳柜紧密连接;换热柜(4)内等距并相间安装着集热构件I (6)和集热构件2 (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热构件1(6)和集热构件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构件1(6)和集热构件2(7)的高度、宽度与换热柜(4)内高度、宽度相同,并均由集热总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初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