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和夹持装置。上述治疗头本体主要由外壳以及包裹在外壳内的激光二极管及其相关电路组成。治疗头本体的前端设有通光口供激光输出。上述夹持装置主要有弹簧和2片夹片组成。2片夹片的形状相同,且2片夹片相对设置。2片夹片的中后部通过弹簧相连接。2片夹片的前端各自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治疗头本体穿入的通孔。至少2个治疗头本体分别相对应地嵌入固定在2片夹片的通孔内,且2片夹片上的治疗头本体的通光口相对地朝向2片夹片的相对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人体的对称穴位进行对称性的相向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照射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
技术介绍
随着光照的治疗和理疗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利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作为激光发生源的激光治疗仪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治疗和理疗领域。一般常见的激光治疗仪均由主机以及活动连接在主机上的激光照射治疗头组成。激光照射治疗头内携带有激光二极管,该激光二极管通过导线与主机上配有的电路连接,通过主机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对人体穴位、皮肤、鼻腔等部位进行照射治疗。对于人体而言,身体上的穴位经常是对称的存在的,对于这些对称穴位(如肩井穴和内关穴等)而言,往往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内对这些对称穴位进行对称性的相向照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达到所需的治疗效果。然而传统的激光治疗照射头的激光二极管及其相关电路一般都是包裹在一个直筒状或7字形的外壳中。使用时,使用者需要一直手持激光治疗照射头,并时刻对准人体上待理疗的穴位进行照射治疗。这种传统结构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往往只适用于对人体的穴位进行短时间照射的情形,而对于需要维持长时间照射的情形而言,会出现如下问题1、长时间手持对准同一穴位相对较为困难,治疗效果大打折扣;2、使用者无法腾出手干其他的事情,造成使用者的不便;3、最为重要的是难以在同一时间对人体上的对称穴位(如肩井穴和内关穴等)进行对称照射治疗。专利号为200520059408. 2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改进的导光鼻塞”、申请号为200920217539. 7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器的治疗头”虽然各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夹持的激光治疗头,但这些激光照射治疗头都是针对鼻腔进行照射的,且鼻夹杆即固定工具仅仅附加在传统激光头的一侧,起到将激光照射治疗头固定在鼻腔内的作用,而并未解决对人体对称穴位实现对称性照射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其能够实现对人体的对称穴位进行对称性的相向照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和夹持装置。上述治疗头本体主要由外壳以及包裹在外壳内的激光二极管及其相关电路组成。治疗头本体的前端设有通光口供激光输出。上述夹持装置主要有弹簧和2片夹片组成。2片夹片的形状相同,且2片夹片相对设置。2片夹片的中后部通过弹簧相连接。2片夹片的前端各自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治疗头本体穿入的通孔。至少2个治疗头本体分别相对应地嵌入固定在2片夹片的通孔内,且2片夹片上的治疗头本体的通光口相对地朝向2片夹片的相对内侧。上述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最好还进一步包括胶垫,该胶垫在治疗头本体嵌入夹片的通孔后,从夹片的相对内侧倒扣固定于治疗头本体的通光口处。进一步地,所述胶垫最好为导电胶垫。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的中部最好还预留有穿线孔,该穿线孔供治疗头本体与外部主机相连的导线穿过。上述方案中,开设在同一片夹片上的通孔最好为2个或2个以上。上述方案中,位于同一片夹片上的多个通孔相互之间最好呈横向、纵向、矩阵、或圆周等规则排列。上述方案中,开设在2片夹片上的各个通孔的位置最好一一对应。上述方案中,固定在夹持装置上的至少2个治疗头本体,既可以全部为具有同一激光发射波长的治疗头本体,也可以具有多种激光发射波长的治疗头本体的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这种可夹持的激光治疗头,治疗头本体和夹持工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状况进行灵活且随意地组合,拆卸和组装更为方便;此外该结构的夹持工具的夹持力大,可以紧贴皮肤,这样导光和导电效果好。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夹子的上下都有激光照射头,因此尤其适合对称穴位的照射,如肩井穴、内关穴或耳垂等穴位照射,从而使得对称穴位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的立体示意图(单治疗头本体);图2为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的剖视图(单激光二极管);图3为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的剖视图(多激光二极管);图4为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的立体示意图(多治疗头本体)。图中标号1、夹片;2、胶垫(导电胶垫);3、治疗头本体;4、导线;5、弹簧;6、穿线孔;7、散热圈;8、激光二极管;9、电路板;10、磁铁;11、吸水海绵;12、导光棒;13、管座。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3和夹持装置。其中图I为夹持装置上带有2个治疗头本体3 (每个夹片I上各带I个)的立体结构图;图4则为夹持装置上带有6个治疗头本体3 (每个夹片I上各带3个)的立体结构图。 上述治疗头本体3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大体相同,即主要由外壳以及包裹在外壳内的激光二极管8及其相关电路组成。治疗头本体3的前端设有通光口供激光输出。其中一种治疗头本体3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激光二极管8、电路板9、导线4、散热圈7、磁铁10、吸水海绵11、导光棒12和管座13组成。导线4的一端连接在电路板9上、另一端则与外部治疗主机相连。激光二极管8焊接在电路板9上,并与电路板9实现电连接。焊接在电路板9上的激光二极管8可以为单个参见图2、也可以为2个或 2个以上参见图3。散热圈7设置在激光二极管8于电路板9之间,用于实现散热。上述激光二极管8均朝向外壳前端开设的通光口。激光二极管8的前端设有导光棒12,导光棒12 起到导光输出的作用。管座13位于电路板9的前表面,以加强激光二极管8在外壳内的固定,同时也能够将电路板9上的中低频电流导出,实现穴位的电疗。通光口一侧内壁与管座 13之间设有磁铁10。环状的吸水海绵11设于通光孔内。上述夹持装置与市面上的夹子的结构大体相同,具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夹持装置主要有弹簧5和2片夹片I组成。2片夹片I的形状相同,且2片夹片I相对设置。为了让夹持装置能够更好地夹持在人体上也为了方便安装治疗头本体3,2片夹片I的前端的宽度即横向长度设计的比较宽。2片夹片I的中后部通过一弹簧5实现连接。在夹持装置转动具体实现方式上,可以直接让弹簧5作为2片夹片I运动过程中的支撑转轴体,此时弹簧5 起到弹性形变和转轴的双重作用。也可以让2片夹片I的中后部通过一个支撑转轴体来连接,并在支撑转轴体的后方设置弹簧5连接2片夹片1,此时弹簧5起到弹性形变的作用。 而为了对治疗本体的导线4进行一定的引导,防止导线4缠绕,所述弹簧5的中部还留有穿线孔6,该穿线孔6供治疗头本体3与外部主机相连的导线4穿过。与现有夹子的结构不同的是,本夹持装置的2片夹片I的前端各自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治疗头本体3穿入的通孔。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称治疗,开设在2片夹片I上的各个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本专利技术中,开设在同一片夹片I上的通孔既可以为I个参见图I ;也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参见图4。当同一片夹片I上的通孔为2个或2个以上时,这些通孔可以呈横向、纵向、矩阵、或圆周等规则排列,也可以呈不规则排列。2片夹片I的通孔内各嵌入有至少一个治疗头本体3,且2片夹片I上的治疗头本体3的通光口相对设置,并同时朝向2夹片I的相对内侧。为了更好的将治疗头本体3固定在夹持装置的2片夹片I上, 当治疗头本体3嵌入夹片I上的通孔后,每个治疗头本体3还各自需要用一个胶垫2倒扣固定于治疗头本体3的通光口处来加以固定。实现固定的胶垫2可以为普通的胶垫2,但为了能够让其与金属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3)和夹持装置,上述治疗头本体(3)主要由外壳以及包裹在外壳内的激光二极管(8)及其相关电路组成;治疗头本体(3)的前端设有通光口供激光输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装置主要有弹簧(5)和2片夹片(1)组成;2片夹片(1)的形状相同,且2片夹片(1)相对设置;2片夹片(1)的中后部通过弹簧(5)相连接;2片夹片(1)的前端各自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治疗头本体(3)穿入的通孔;至少2个治疗头本体(3)分别相对应地嵌入固定在2片夹片(1)的通孔内,且2片夹片(1)上的治疗头本体(3)的通光口均相对地朝向2片夹片(1)的相对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3)和夹持装置,上述治疗头本体(3)主要由外壳以及包裹在外壳内的激光二极管(8)及其相关电路组成;治疗头本体(3)的前端设有通光口供激光输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装置主要有弹簧(5)和2片夹片(I)组成;2片夹片(I)的形状相同,且2片夹片(I)相对设置;2片夹片(I)的中后部通过弹簧(5) 相连接;2片夹片(I)的前端各自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治疗头本体(3)穿入的通孔;至少2个治疗头本体(3)分别相对应地嵌入固定在2片夹片(I)的通孔内,且2片夹片(I)上的治疗头本体(3 )的通光口均相对地朝向2片夹片(I)的相对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夹持的激光照射治疗头,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胶垫(2 ),该胶垫(2 )在治疗头本体(3 )嵌入夹片(I)的通孔后,从夹片(I)的相对内侧倒扣固定于治疗头本体(3)的通光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富,唐文海,庞峰,叶冬,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康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