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利民专利>正文

一种弱半导体激光鼻腔治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62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弱半导体激光鼻腔治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鼻管、激光器组件、光纤、鼻头柄和输入线,所述激光器组件设置于透明中空的鼻管内,并利用模具注塑的鼻头柄将激光器组件和鼻管注塑连接在一起,用光纤和激光器组件偶合,将激光导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弱半导体激光鼻腔治疗头将带有散热器的激光组件安装在治疗头腔体内,从而解决了普通激光治疗头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工作不稳定,损坏比例大的缺点,同时采用透明材质的鼻管,使患者可直观的看到治疗头内的激光器组件,易于辨别真假,适于市场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半导体激光鼻腔治疗头
技术介绍
上世纪60年代末,匈牙利外科医生Mester提出极低的激光功率(l_5mw)对生物组织的潜在作用,接着陆续有人报道氦氖激光和半导体激光等远红外光可以使创伤愈合和具有消炎的作用。2009年起,我国利用弱激光消炎这一特性研制成功了第一代激光治疗鼻炎的理疗仪器,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市,而其中治疗鼻炎的治疗头只有单独独立的治疗头,此后其治疗头发展为双头,成为双头激光鼻腔治疗仪,并逐渐成为市 场主流。由于半导体激光管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激光管散热对于激光治疗头能否正常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激光管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一般大于45°C-50°C)时半导体激光发射功率会发生严重衰减,甚至导致激光管损坏,所以一般激光管都会有散热装置。而现有的激光治疗头由于尺寸过小,带散热器的激光管不易安装在治疗头腔体内。因此,目前市场上的激光治疗鼻炎的治疗头,普遍不带散热装置,从而导致激光治疗头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工作不稳定,损坏比例大等缺陷。更有无良厂商利用并无有效治疗作用的发光二级管假冒激光治疗头的情况出现,使患者利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弱半导体激光鼻腔治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鼻管(6)、激光器组件(8)、光纤(7)、鼻头柄(2)和输入线(1),所述激光器组件(8)设置于中空的鼻管(6)内,并利用模具注塑的鼻头柄(2)将激光器组件(8)和鼻管(6)注塑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周利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