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44304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包括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穿刺导管系统包括穿刺导管本体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内的穿刺针芯,穿刺导管本体的内径为4-5mm,穿刺导管本体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在该抽吸支管管口上装有密封盖,穿刺针芯的前端呈弹头形,并且伸出导管本体的前端;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连接的超声振动杆,超声振动杆的长度大于穿刺导管本体的长度,超声振动杆的前部设有有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穿刺导管本体能方便穿刺导管进入颅内,不易造成堵塞,比现有的穿刺导管更易引自然流血肿,避免现有的机械粉碎对脑组织带来新的伤害和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楚系统。
技术介绍
脑出血是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全国每年新发脑出血病人有80万-120万。就重庆市来讲,来院治疗时间从发病到手术平均都在六个小时左右。颅内的出血已形成韧性块状凝固物质,颅内压力非常大,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目前普遍使用的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取出血肿,但该手术危险系数高,切口创面大,手术时间长,不易恢复健康,术后易留后遗症。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能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被广泛应用于颅脑出血的救治,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通过金属导针穿过颅腔内,进行引流,但目前的脑出血微创清除手术器械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手术导管和引流管内径偏小(3mm),血肿碎吸器对血肿的碎吸效果不好,不论是自动引流还是主动抽吸,都很容易被血凝块阻塞。并且在微创等血肿应用过程中,发现脑血肿大由坚固的血液凝块及少部分的半固体液态组成。目前液态可经轻抽吸清除,坚固的血凝块只能经过旋转刀片等机械性搅吸清除。机械方式容易引起再出血及脑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不易造成血块阻塞,有效机械振动给脑组织带来损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所述穿刺导管系统包括穿刺导管本体(I)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I)内的穿刺针芯(2),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内径为4-5_,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Ia),在该抽吸支管(Ia)的管口上装有密封盖(3),所述穿刺针芯(2)的前端呈弹头形,并且伸出导管本体(I)的前端;所述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4)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4)连接的超声振动杆(5),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大于穿刺导管本体(I)的长度,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前部设有螺纹(6),使用时,让穿刺导管系统进入指定位置,再将穿刺导管本体(I)内的穿刺针芯(2)退出,将所述超声振动杆(5)置于穿刺导管本体(I)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将穿刺导管的管径扩大,在穿刺导管内活套穿刺针,穿刺针的前端设计成弹头形,减小进入口径,这样一方面方便穿刺导管进入颅内,另一方面穿刺导管的管径扩大比现有的穿刺导管更易固定,不易造成堵塞;单独设置引流支管,比现有的穿刺导管更易自然引流血肿。当穿刺导管进入颅内后,可以方面的将穿刺针芯退出,然后将超声振动杆置于穿刺导管内,将超声振动杆的前端伸出穿刺导管外,到达血肿部位,对血肿进行超声粉碎,避免现有的机械粉碎对脑组织带来新的伤害和出血。超声振动杆前端设螺纹,用于血肿融碎,加快血肿液化和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有一层抗生素层。密闭性好,避免感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刺导管本体⑴由钛镍合金制成。光洁度更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抽吸支管(Ia)的中心线与所述穿刺导管本体⑴的中心线垂直,在抽吸支管(Ia)上装有压力表(7)。自然引流时,装置配有压力仪,可持续性观察颅内压变化,监控患者情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为60-100mm,直径为I. 5_3臟,其带有螺纹出)的螺纹段的长度为整个长度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穿 刺导管本体(I)的外径为6-7_。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穿刺导管本体能方便穿刺导管进入颅内,不易造成堵塞,比现有的穿刺导管更易引自然流血肿,避免现有的机械粉碎对脑组织带来新的伤害和出血。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穿刺导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由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两部分组成,穿刺导管系统包括钛镍合金制成的穿刺导管本体I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I内的穿刺针芯2,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外径为6-7_,内径4-5_,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la,该抽吸支管Ia的中心线与穿刺导管本体I的中心线垂直,在该抽吸支管Ia的管口上装有密封盖3,并在该抽吸支管Ia上装有压力表7,所述穿刺针芯2的前端呈弹头形,所述穿刺针芯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引流孔,所述穿刺针芯2的前端伸出导管本体I的前端;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有一层抗生素层,所述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4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4连接的超声振动杆5,所述超声粉碎振动器4为现有设计,在此不对其结构做赘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为60-100mm,直径为I. 5_3mm,大于穿刺导管本体I的长度,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前部设有螺纹6,其带有螺纹6的螺纹段的长度为整个长度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o使用时,将立体定向仪固定于患者头部,通过CT扫描,确定血肿位置。将穿刺导管本体I固定在立体定向仪上,确定穿刺的位置、进针的角度方向,以及进针深度。通过电动系统,在穿刺针芯2的引导下,将穿刺导管本体I钻进颅骨,将穿刺导管本体I推进到血肿中心。拔除电动推进系统接头,将穿刺针芯2取出,在穿刺导管本体I内插入超声振动杆5至血肿部位,开启超声粉碎振动器4,超声粉碎血肿,向血肿部位注入血肿液化液,冲洗、打开抽吸支管Ia的密封盖3自然引流,实现微创手术清除脑出血形成的血肿自然引流排除,术中注意压力表7读数监控颅内压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所述穿刺导管系统包括穿刺导管本体(I)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I)内的穿刺针芯(2),所述穿刺导管本体⑴的内径为4-5mm,所述穿刺导管本体⑴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la),在该抽吸支管(Ia)的管口上装有密封盖(3),所述穿刺针芯(2)的前端呈弹头形,并且伸出导管本体(I)的前端;所述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4)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4)连接的超声振动杆(5),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大于穿刺导管本体(I)的长度,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前部设有螺纹¢),使用时,让穿刺导管系统进入指定位置,再将穿刺导管本体(I)内的穿刺针芯(2)退出,将所述超声振动杆(5)置于穿刺导管本体(I)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有一层抗生素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由钛镍合金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支管(Ia)的中心线与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中心线垂直,在抽吸支管(Ia)上装有压力表(7)。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为60-100mm,直径为I. 5_3mm,其带有螺纹(6)的螺纹段的长度为整个长度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导管本体(I)的外径为6-7mm。全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所述穿刺导管系统包括穿刺导管本体(1)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1)内的穿刺针芯(2),所述穿刺导管本体(1)的内径为4?5mm,所述穿刺导管本体(1)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1a),在该抽吸支管(1a)的管口上装有密封盖(3),所述穿刺针芯(2)的前端呈弹头形,并且伸出导管本体(1)的前端;所述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4)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4)连接的超声振动杆(5),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大于穿刺导管本体(1)的长度,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前部设有螺纹(6),使用时,让穿刺导管系统进入指定位置,再将穿刺导管本体(1)内的穿刺针芯(2)退出,将所述超声振动杆(5)置于穿刺导管本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锐周华东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