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4430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包括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穿刺导管系统包括穿刺导管本体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内的穿刺针芯,穿刺导管本体的内径为4-5mm,穿刺导管本体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在该抽吸支管管口上装有密封盖,穿刺针芯的前端呈弹头形,并且伸出导管本体的前端;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连接的超声振动杆,超声振动杆的长度大于穿刺导管本体的长度,超声振动杆的前部设有有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穿刺导管本体能方便穿刺导管进入颅内,不易造成堵塞,比现有的穿刺导管更易引自然流血肿,避免现有的机械粉碎对脑组织带来新的伤害和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楚系统。
技术介绍
脑出血是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全国每年新发脑出血病人有80万-120万。就重庆市来讲,来院治疗时间从发病到手术平均都在六个小时左右。颅内的出血已形成韧性块状凝固物质,颅内压力非常大,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目前普遍使用的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取出血肿,但该手术危险系数高,切口创面大,手术时间长,不易恢复健康,术后易留后遗症。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能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被广泛应用于颅脑出血的救治,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通过金属导针穿过颅腔内,进行引流,但目前的脑出血微创清除手术器械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手术导管和引流管内径偏小(3mm),血肿碎吸器对血肿的碎吸效果不好,不论是自动引流还是主动抽吸,都很容易被血凝块阻塞。并且在微创等血肿应用过程中,发现脑血肿大由坚固的血液凝块及少部分的半固体液态组成。目前液态可经轻抽吸清除,坚固的血凝块只能经过旋转刀片等机械性搅吸清除。机械方式容易引起再出血及脑组织损伤。专利技术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导管系统和血肿超声粉碎机构,所述穿刺导管系统包括穿刺导管本体(1)和活套在穿刺导管本体(1)内的穿刺针芯(2),所述穿刺导管本体(1)的内径为4?5mm,所述穿刺导管本体(1)靠近其尾端的位置设有抽吸支管(1a),在该抽吸支管(1a)的管口上装有密封盖(3),所述穿刺针芯(2)的前端呈弹头形,并且伸出导管本体(1)的前端;所述血肿超声粉碎机构包括超声粉碎振动器(4)和与超声粉碎振动器(4)连接的超声振动杆(5),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长度大于穿刺导管本体(1)的长度,所述超声振动杆(5)的前部设有螺纹(6),使用时,让穿刺导管系统进入指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锐周华东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