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板上拉削通道孔的设备和拉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42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设备具有两条连续作用的拉削线(14a、14b),每一拉削线都有一个牵引机构(16a、16b)和一个伴随机构(17a、17b),它们的行动中心线也就是它们共同的工作中心线(15a、15b)。两条拉削线(14a、14b)的工作中心线(15a、15b)所隔开的距离至少等于管板(2)的直径。一方面两个牵引机构(16a、16b)另一方面两个伴随机构被安排在要拉削管板(2)的同一边。设有可使管板(2)在其支架(3)上移动的机构,可使管板(2)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位置为在第一拉削线(14a)上拉削时的位置,第二位置为在第二拉削线(14b)上拉削时的位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削设备和方法,用来在一块具有特定外形的板上制出众多整齐排列成阵的通道孔。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能够用于压水核反应堆的蒸汽发生装置,以便在其管子支承板上制出众多的通道孔。压水核反应堆的蒸汽发生装置具有一束U形弯管,其直支管在管束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必须保持平行排列。管束中每一弯管的每一直支管都被配装在一套管子支承板的一套对准的孔内,该管子支承板是沿管束的高度设置并且相互隔开一段距离。穿过管子支承板的孔眼形成整齐的阵列,例如具有方的或三角形的网格。通道孔的形状做得使它们能共同有效地支承起管子并使蒸汽发生装置的供水穿过管子支承板而在管内环绕流动。穿过管子支承板的通道孔可具有复杂的形状,例如三叶形。大功率蒸汽发生装置的管束具有为数众多的管子,例如5000这个数,因此在每一块管子支承板上都具有为数极多的通道孔,它们之间只是被厚度可能较小的金属部分所隔开。所以在采用某一种方法制造管板上的通道孔时必须能同时做到下列三点使孔眼的形状和尺寸做得非常精确,使孔眼稳定不变,并使孔眼容易自动地制出。管子支承板上的孔眼通常都是用拉削方法制出的,即用一横截面与孔眼相当的具有特定外廓的拉刀,使它穿过在管板上粗钻形成的圆柱形孔阵列中的第一个粗钻孔。穿过粗钻孔而沿轴向移动的拉刀具有切削刃使它通常能在一次拉削中完成孔眼的机加工。公知的拉削设备具有一个支架以便将管板夹持并定位在拉削位置上,还具有能够使管板在支架上至少沿两个平行于工作时管板面的方向移动的机构,以便将每一个粗钻孔逐个地放在拉刀的轴线上,该拉刀的一端夹紧在一牵引机构上,而其另一端则夹紧在一伴随机构上,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分别位在要拉削的管板的两边。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具有导行设施,可在与管板垂直的共同的轴向上移动。通过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的移动进行拉削操作,在每一次拉削操作即将完成而拉刀尚未完全从管板上脱开之前,须先利用牵引机构的辅助运动使拉刀的另一端离开伴随机构。接着须使管板从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所要移动的区带内移开。这时可在回复到原始拉削位置之前使拉刀重新配装并夹紧在伴随机构上。然后通常用能够使管板至少沿两个平行于管板面的方向移动的机构将管板更换到一个新的拉削位置。为了提高拉削设备的加工速率可以在一个含有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的单元上同时装夹多个拉刀以便同时进行多个孔眼的拉削。但是,拉削设备的生产能力仍然会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在两次拉削操作之间必需进行下列辅助操作使拉刀离开伴随机构,使拉刀从管板上取出,移开管板,使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回复到其原始位置,并使管板移动到新的拉削位置。这一点意味着有效的管板拉削操作夹杂着无效而较长的时间间隔以致降低了生产能力和设备效率。特别是,使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移动而回复到原始位置所需的时间与进行拉削所需时间在大小上属于同一等级。为了提高拉削设备的生产能力,在专利FR-A-2407780号中曾经提出,采用两条平行的各有一个牵引机构和一个伴随机构和拉削线来完成管板内两个孔眼或两组孔眼的拉削。这两条线的牵引和伴随机构被相反地布置在管板的两边,使该两条线在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从管板的两边对两套孔眼同时进行拉削。在拉削操作结束时两个拉刀或两组拉刀进行转动并从牵引机构转移到邻近的伴随机构。因此必须采用一个比较复杂的操纵机构以便转动并转移拉刀。从而定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研制一种在管板上制出通道孔的设备,采用的方法是用一具有特定外廓的拉刀使它逐一穿过在管板上粗钻形成的孔阵列中的每一个粗钻孔,设备本身具有一个支架以便将管板夹持在拉削位置上,还具有能够使管板至少沿两个平行于管板面的方向移动并定位的机构,以及装有至少一个拉刀的牵引机构和伴随机构,该两机构分设在管板工作位置的两边,并且形成至少两个分别沿一条与所要拉削管板的面垂直的轴线对准的拉削单元,该设备须能做到发挥出良好的生产能力,结构和操作简单,并且在采用该设备时即使有一个拉削单元遇到故障仍能保证连续操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两个拉削单元制成两条连续作用的拉削线,每一拉削线都有一个牵引机构和一个伴随机构,它们的行动中心线也就是它们共同的工作中心线,两条拉削线的工作中心线在管板移动的第一方向上所隔开的距离至少须等于管板的最大尺寸拉削线的两个牵引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都被安排在所要拉削管板的同一边,此外还设有可使管板在其支架上移动的机构,可使管板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其中第一位置为在第一拉削线上拉削管板上至少一个任意孔时的位置,而第二位置为在第二拉削线上拉削管板上至少一个任意孔时的位置。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正确地为人所理解,现结合附图,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拉削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只是示例而已,不能据此对本专利技术作出任何限制。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拉削设备的顶视图。图2为图1所示设备的前视图。图3A和3B为图1中沿3A-3B线的剖面图,分别示出一个牵引机构和一个伴随机构。图4为一个夹头的剖面图,该夹头用来将拉刀的端头连结到牵引机构或伴随机构的头部内。图5A、5B和5C为示意图,示出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一条拉削线上进行拉削操作的各个连续的运行阶段。图6A、6B和6C为示意图,示出在拉削的同时,将设备第二线上的拉刀回复到原始位置的操作的各个连续的阶段。图6A、6B和6C为示意图,示出在拉削的同时,将设备第二线上的拉刀回复到原始位置的操作的各个连续的阶段。图1和2示出一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拉削设备,通常用标号1来表示。拉削设备1能对压水核反应堆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圆形的管子支承板2进行拉削。设备1能够用来对直径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例如在2000mm和4000mm之间的管子支承板进行拉削。设备1具有一个使管板2保持在直立工作位置的支架3,该支架3可移动地装在水平轨道4上,而该轨道4紧固在采用该拉削设备的车间的地坪5上。在轨道4纵向的两端上设有端头停止挡6a和6b,以便当支架3在轨道4上移动时使它不能越过两个在最外边的位置。支架3制成刚性的框架,该框架具有垂直的立柱7a和7b,在立柱之间连接用的横档,以及设置在立柱和横档的斜方向上的加强件。立柱7a和7b的下部整体连结在壳体8a和8b上,在壳体8a和8b内装有滚柱以便转动。壳体8a和8b的滚柱停留在轨道4上并可使支架3在轨道4的纵长方向上滚动。支架3还通过其装有支承滚柱的上部支承在门架13所载的第二根轨道上。在立柱7a和7b的内侧面上设有两条垂直的滑道9a和9b,在该两滑道9a和9b之间通过滑板10a和10b的中介装有一台小车11,该小车11具有横互在滑道10a和10b之间的纵向的梁杆。固紧管板2用的支承块12a和12b就装在小车11的两根纵向梁杆上。管板2为一平面的圆形钢板,其上穿透其整个厚度制出圆形的粗钻孔阵列。管板2用紧固心轴固紧在支承块12a和12b上,紧固心轴的一头装在管板2的粗钻孔内,另一头装在支承块的孔眼内。另外,管板2还被保持在直立位置抵靠在支承块12a和12b上,没有任何可能使它相对于支架3而向前摆动,办法是用多个楔子插在粗钻孔内和支承块12a和12b上的相应孔内并构成一个头部以便支承在管板2的前面上。小车2可使管板2在图2实线所示的低位2和虚线所示的高位2之间移动。在支架3的下横档上装有一根与一小齿轮齿合的齿条,该小齿轮紧在一个减速齿轮的轴上,而该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管板(2)上拉削通道孔的设备,采用的方法是用一具有特定外廓的拉刀(40、40′)使它顺次逐一穿过在管板(2)上粗钻形成的孔阵列中的每一个粗钻孔,设备本身具有一个支架(3)以便将管板(2)夹持在拉削位置上,还具有能够使管板(2)至少沿两个平行于管板面的方向移动并定位的机构(8a、8b,9a、9b,10a、10b),以及装有至少一个拉刀(40、40′)的牵引机构(16a、16b)和伴随机构(17a、17b),该两机构分设在管板(2)工作位置的两边,并且形成至少两个分别沿一条与处在支架(3)拉削位置上所要拉削的管板(2)面垂直的轴线对准的拉削单元(14a、14b),其特征在于, 将两个拉削单元制成两条顺次连续作用的拉削线(14a、14b),每一条拉削线都具有一个牵引机构(16a、16b)和一个伴随机构(17a、17b),它们的行动中心线也就是它们共同的工作中心线(15a、15b);两条拉削线(14a、14b)的工作中心线(15a、15b)在管板(2)移动的第一方向上所隔开的距离至少等于管板(2)的最大尺寸;一方面,拉削线(14a、14b)的两个牵引机构(16a、16b),和另一方面其两个伴随机构(17a、17b)都被安排在处于支架(3)拉削位置上所要拉削管板(2)的同一边;此外还设有可使管板(2)在其支架(3)上移动的机构(8a、8b,9a、9b),可使管板(2)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其中第一位置为在第一拉削线(14a)上拉削管板(2)上至少一个任意孔时的位置。而第二位置为在第二拉削线(14b)上拉削管板(2)上至少一个任意孔时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贝罗迪尔让伊夫杜赫莱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玛通ANP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