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单卵捕获及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381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23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单卵捕获及培养方法,该芯片由两层PDMS组成,上层为液路层,用于线虫单卵捕获、长期培养及观测;下层为空白PDMS,与上层PDMS封接。该芯片利用微结构捕获线虫单个卵,并可在单个培养室中对其进行单独培养。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平台的线虫单卵捕获方法操作简单,并易于在线虫整个寿命周期内对其进行长期培养;该芯片可以实现营养物质的交换及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利于线虫的长期培养,并可对单个线虫进行行为及成像的长期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基于通道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单卵捕获及长期培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它被广泛用于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和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目前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主要在阵列微孔板中或琼脂板上进行,即将线虫培养于96孔板或琼脂板,定期更换培养基或将线虫转移到新的琼脂板上。虽然线虫培养数量多,但是试剂和耗材消耗量大;针对线虫的操作采用手工进行,费时费力,通量低;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复杂;难以实现对单个线虫整个生命历程的追踪观察。整体而言,随着线虫相关研究的发展,当前的模式生物技术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现代生物医药研发的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更为高通量、自动化的单线虫培养新平台,实现培养技术的微型化、集成化和成本低廉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药物评价研究的发展需要。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流控芯片平台恰恰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并已成为重要的单线虫研究工具之一。最近,微流控芯片因其与秀丽隐杆线虫尺寸匹配、环境可控、通量高、易于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等特征而成为线虫相关研究的重要平台,但仍为实现从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液路层,下层为空白PDMS层;其中,液路层由100~200个线虫分析功能单元组成,所有功能单元串联连接;每个分析功能单元由线虫卵及药品入口、线虫培养室组成,每个线虫培养室中含有一个线虫单卵捕获器;其中,线虫单卵捕获器位于线虫培养室的中心轴上;线虫卵及药品入口通过进样通道与线虫培养室连接,多个培养室由一条主通道连接起来,最后连接到废液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温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