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旱区退化的胡杨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又称异叶杨,属杨柳科,是杨属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树种,具有抗热、抗寒抗旱、抗风沙、抗盐碱、抗瘠薄的特性,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树种,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美誉。胡杨分布于北非、中东及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河岸和低湿的盐溃地,是中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乔木树种, 目前,仅在我国的荒漠区保存着大面积林地,集中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内蒙的额济纳旗,是维护改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的天然屏障。但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双重作用下,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荒漠化、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胡杨的种群数量日渐减少。胡杨作为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现存胡杨林已进入成熟或衰退期,幼林缺乏。胡杨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考虑到育苗地区的水分、地形等外界条件,单纯依靠有性繁殖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胡杨无性繁殖包括断根促蘖、扦插和嫁接等,但硬枝扦插法复杂困难、成活率低,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嫁接前灌溉及病虫害防治:每年3月中旬按常规方法进行灌溉,并按常规方法喷农药预防病虫害;⑵砧木的选择:选择树干通直、一年生、生长旺盛且接穗饱满的新疆杨作为砧木;⑶胡杨接穗的选择:选择地径20~25cm、胸径10~15cm、芽眼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15~25年生青壮年胡杨树作为种条;从所述种条的树冠中部选择长度为40~50cm的枝条,用修枝剪刀剪掉枝条两端,取中间饱满部位包含4~6个芽且长度为8~12cm的芽作为胡杨接穗;⑷将所述砧木新疆杨高度1.2m以下的萌芽全部剪掉,然后在所述砧木新疆杨树干的1~1.2m高度处用嫁接刀划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冯起,杨雪琴,杨凯年,司建华,常宗强,石玉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