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包括柜体和连接柜体的散热装置;所述柜体包括本体以及本体后侧的背箱,背箱上连通有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背箱内设有连通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的散热管;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换热器,储液器以及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分别连通氟泵和节流机构;其中气液分离器连通氟利昂输出管,氟泵和节流机构同时连通氟利昂输入管;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氟泵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节流机构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连通有一个旁路管道,管道上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换热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机柜,尤其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子信息机房用的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行业 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无论是通信运营商还是政府、企业等均需要建设大量的电子信息机房。特别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子信息机房作为基础支撑。为了提高电子信息机房的利用率,近年来,电子信息机房的单机柜功率不断加大,而随着单机柜功率的加大,也使得传统的机房专用空调出现了技术瓶颈。主要表现在(1)由于电子信息机房单机柜功率过大,采用传统的机房专用空调送风方式,无论是上送风或下送风,都易出现机房局部过热现象。(2)由于单机柜功率过大,势必需要配置更多的机房专用空调,而无论采用单侧布置还是双侧布置方式,均难以安装所需数量的空调。由于传统机房专用空调的这些技术瓶颈,亟需研发一种新的技术,能适应这种电子信息机房大功率单机柜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机房专用空调在大功率单机柜电子信息机房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包括柜体和连接柜体的散热装置;所述柜体包括本体以及本体后侧的背箱,背箱上连通有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背箱内设有连通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的散热管;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换热器,以及储液器,储液器分别连通氟泵和节流机构;其中气液分离器连通氟利昂输出管,氟泵和节流机构同时连通氟利昂输入管;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氟泵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节流机构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连通有一个旁路管道,管道上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换热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本技术中,所述换热器连接有风扇。本技术中,所述换热器连接有水泵和冷却塔。本技术中,所述节流机构为膨胀阀。本技术中,所述储液器后连接干燥过滤器,储液器通过干燥过滤器分别连通氟泵和节流机构。本技术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的压缩机与氟泵并联连接,在压缩机进、出管道分别接一个电磁阀,在换热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导致的冷凝压力变化压缩机进、出管道的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及压缩机和氟泵的工作。所述的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与热管散热机柜的背箱连接的液管有两条支管,一根支管仅有开关阀门,氟泵运行工作时打开(压缩机运行工作时关闭);一根支管节流机构,节流机构两端设有开关阀门,阀门在压缩机运行工作时打开(氟泵运行工作时关闭)。电子信息设备自带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背面,液态氟利昂在热管机柜背箱中蒸发并吸收电子信息设备所散发的热量。本技术的管道内部充满氟利昂工质。本技术具体工作运行方式如下(I)当室外温度较低时,所述氟泵运行工作,压缩机停止工作。氟利昂工质在氟泵的作用下,进入换热器,与室外空气 换热,由于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氟利昂被冷凝,热量排至室外,氟利昂变为气液混合物,部分液体氟利昂存储于储液器中,部分液体氟利昂进入机柜背箱,在电子信息设备自带风机的热风作用下,氟利昂在机柜背箱中蒸发,并吸收电子信息设备的散发的热量。蒸发后的气态氟利昂又回至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空气换热,循环运行。(2)当室外温度较高时,通过电磁阀切换,压缩机运行工作,氟泵停止工作。氟利昂工质在压缩机中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进行冷凝,热量被排至室外,氟利昂变为气液混合物,部分液态氟利昂存储于储液器中,部分液体氟利昂经节流机构降压后,进入机柜背箱,在电子信息设备自带风机热风的作用下,氟利昂在机柜背箱中蒸发,并吸收电子信息设备散发的热量。气体氟利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回至压缩机,循环运行。(3)所述的电磁阀切换方式,根据氟利昂冷凝器中的压力变化,自动控制完成。也即在室外温度由高变低时,可自动由压缩机切换至氟泵运行。相反,则由氟泵切换至压缩机运行。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专利解决了大功率机柜的散热问题,避免了使用传统机房专用空调方式带来的局部过热问题。(2)本技术专利在机房中的使用,可大幅提高单机柜装机功率,以此提高机房利用率。(3)在室外温度低于机柜设备排风温度时,还可利用热管对机柜进行直接散热冷却,大幅度降低机房运行能耗。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I本技术所述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的一种实施方式。图2本技术所述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3为本技术中机柜柜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包括柜体和连接柜体的散热装置;所述柜体包括本体以及本体后侧的背箱,背箱上连通有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背箱内设有连通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的散热管;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换热器,储液器以及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分别连通氟泵和节流机构;其中气液分离器连通氟利昂输出管,氟泵和节流机构同时连通氟利昂输入管;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氟泵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节流机构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连通有一个旁路管道,管道上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换热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换热器连接有风扇。或者所述换热器连接有水泵和冷却塔。所述节流机构为膨胀阀。实施例I如图I所示,压缩机I和氟泵2连接在管路系统中,通过阀门切换可单独运行压缩机或氟泵。压缩机I进出口设有电磁阀10a、电磁阀10b,其中电磁阀IOa控制进,电磁阀IOb控制出。压缩机I进出口的旁通管路设有电磁阀9,旁通管路设置在电磁阀10a、电磁阀IOb外侧,不受电磁阀10a、电磁阀IOb控制。氟泵2进出口设有电磁阀13a、电磁阀13b,其中电磁阀13a控制出,电磁阀13b控制进。氟泵2进出口的旁通管上设有电磁阀14a、电磁阀14b,电磁阀14a和电磁阀14b之间设有节流机构15,节流机构15采用膨胀阀,电磁阀14a和电磁阀14b与电磁阀13a和电磁阀13b相互独立控制。在换热器3中设有氟利昂压力传感器,通过氟利昂冷凝压力的变化控制电磁阀9、电磁阀10a、电磁阀10b、电磁阀13a、电磁阀13b以及电磁阀14a、电磁阀14b的开启与关闭。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冷凝压力较低,此时电磁阀10a、电磁阀IOb关闭,电磁阀9开启,电磁阀13a和电磁阀13b打开,电磁阀14a和电磁阀14b关闭,氟利昂工质通过氟泵2运行循环工作。气态氟利昂进入换热器3中,与室外空气换热,由于室外温度较低,气态氟利昂被冷凝后变为气液混合物,部分液态氟利昂存储于储液器5中,系统中的水分被储液器5后的干燥过滤器6吸收,部分液态氟利昂进入氟泵2,通过氟利昂输入管11进入热管散热机柜7中,氟利昂在热管散热机柜7中吸收热量后蒸发变为气态,通过氟利昂输出管12回至换热器3进行循环运行。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冷凝压力较高,此时电磁阀10a、电磁阀IOb打开,电磁阀9关闭,电磁阀13a和电磁阀13b关闭,电磁阀14a和电磁阀14b打开,氟利昂工质通过压缩机运行循环工作。气态氟利昂在压缩机I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连接柜体的散热装置;所述柜体包括本体以及本体后侧的背箱,背箱上连通有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背箱内设有连通氟利昂输入管和氟利昂输出管的散热管;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换热器,以及储液器,储液器分别连通氟泵和节流机构;其中气液分离器连通氟利昂输出管,氟泵和节流机构同时连通氟利昂输入管;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氟泵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节流机构的进、出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阀;所述压缩机的进、出管道上连通有一个旁路管道,管道上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换热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劲松,张川燕,黄建如,刘翀,张津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