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装置,具体是一种线簧孔连接器夹持力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对线簧孔连接器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此需对线簧孔连接器做100%全检。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全人工操作,将标准针插入线簧孔连接器内进行检测,通过调整针拎起不同重量的砝码来检测夹持力是否合格,当夹持力过大时,将调整针(调整针的直径略大于标准针直径)插入线簧孔连接器内,使线簧孔连接器的内孔撑大一些,夹持力减小之·后,再插入标准针上检测,重复多次直至符合加工精度。但此种加工检测方法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加工效率高的线簧孔连接器夹持力调整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簧孔连接器夹持力调整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板、中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的两端沿轴向穿插设有导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上设有调整针,所述中板的中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对应调整针的位置开有定位板台阶通孔,定位板台阶通孔的上层台阶孔的直径与线簧孔连接器底部的直径相配,定位板台阶通孔的下层台阶孔的直径与调整针的直径相配,所述上板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簧孔连接器夹持力调整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板(1)、中板(2)和下板(3),所述上板(1)、中板(2)和下板(3)的两端沿轴向穿插设有导向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3)上设有调整针(8);所述中板(2)的中部设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上对应调整针(8)的位置开有定位板台阶通孔(5.1),定位板台阶通孔(5.1)的上层台阶孔的直径与线簧孔连接器(9)底部的直径相配,定位板台阶通孔(5.1)的下层台阶孔的直径与调整针(8)的直径相配,所述上板(1)和中板(2)通过软绳(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修武,陈旭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光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