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现场接线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户外线对线连接的应用场合非常多,尤其是在火车车轮的超声现场检测中,通常会达到4米内布置100个感应头这样的密度。为了施工方便,这些线通常捆绑在一起。由于感应头会损坏,需要更换,这样,为了方便更换,通常会通过接线结构与感应头连接。这些接线结构需要具有防水的功能。现阶段,对于线对线连接的防水处理,在对接芯数较少的情况下,多采用注塑成型产品,插头与插芯先期固定死,之后通过金属罗纹及橡胶密封圈紧固达到防水的目的,其防水等级一般可达到IP67。基本结构如图I所示。此种结构需要预先固定死插头和插芯。而且,由于是通过金属加橡胶垫圈密封防水,金属弹塑性相对较差,防水等级只能做到IP67。此外,此种解决方案存在着连接芯数小,成本高,无法应用于高频信号领域的问题。在对接芯数较高的情况下,多采用防水件安装在面板式的解决方案,无法直接实现小体积的线对线连接,必须经过防水壳体进行连接。大体方式如图2所示。或者采用航插的形式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方便现场操作的具备防水功能的现场接线结构。本技术的现场接线防水结构包括第一迫紧头、第一夹紧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场接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迫紧头、第一夹紧圈、第一夹紧本体、第一垫圈、管状中空部、第二垫圈、第二夹紧本体、第二夹紧圈、第二迫紧头;管状中空部沿其轴线纵向贯通;第一迫紧头的中部贯通,第一迫紧头第一端的中部的内表面向内收缩,第一迫紧头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迫紧头螺纹部;第二迫紧头的中部贯通,第二迫紧头第一端的中部的内表面向内收缩,第二迫紧头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迫紧头螺纹部;第一夹紧本体为中空管状,其外围依次包括第一夹紧本体第一螺纹部、第一夹紧本体挡块、第一夹紧本体第二螺纹部;围绕第一加紧本体的端部形成有多个第一夹紧卡爪,其可在外力下向内弯曲收缩;第二夹紧本体为中空管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薛埃生,杨巨平,石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铁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