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脚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09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脚踏开关,包括:脚踏上壳、固定支架、复位弹片、开关、平板和软胶,所述固定支架为圆弧面支架,所述脚踏上壳顺着固定支架转动使得脚踏上壳的两端分别下压以触发开关,所述平板设置于开关的下方,所述软胶设置于开关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脚踏上壳和固定支架形成跷跷板的结构,从而避免了误踩开关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平板和软胶的配合,很好地实现了防水脚踏开关的底部及开关的防水,结构简单,易装配,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脚踏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开关,尤其涉及一种防水脚踏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疗护理器械的防水脚踏开关普遍用于控制工作台的升降,采用这种防水脚踏开关好处在于用脚踩的方式触发开关,可以空出双手进行护理作业。但是通常这种防水脚踏开关的两侧的开关排布在一个平面上,脚需要左右移动来触发并排两侧的开关,因此导致了脚踩的方式比较容易出现误动作,除此之外,防水脚踏开关安装于地面上,难免会有潮湿等问题,更有甚者,很多产品要求可以进行水洗,以便清洁,因此,防水设计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误动作的基础上,还带有防水功能的防水脚踏开关。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脚踏开关,包括脚踏上壳、固定支架、复位弹片、 开关、平板和软胶,所述固定支架为圆弧面支架,所述脚踏上壳顺着固定支架转动使得脚踏上壳的两端分别下压以触发开关,所述平板设置于开关的下方,所述软胶设置于开关的上方。其中,所述脚踏上壳为防水脚踏开关的上部外壳,其两端均能够承受脚下运动的作用力;所述固定支架为圆弧面支架,用于支撑脚踏上壳,所述脚踏上壳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形成跷跷板的结构;所述复位弹片用于辅助脚踏上壳失去压力时的复位,所述复位弹片优选为截面为长方形的长条形金属片,安装后所述复位弹片两端受压,被压成圆弧形,受压端具有反弹力;所述开关包括位于脚踏上壳两端下方的两个分别用于控制工作台升和降的开关;所述防水脚踏开关通过落在脚踏上壳的脚下动作进而分别触发脚踏上壳两端下方的开关,以实现工作台的升降;在踩动脚踏上壳的时候,脚踏上壳顺着固定支架转动,脚踏上壳的受到向下压力的一端下压进而触发到其下方的开关,而脚踏上壳的另一端必然向上运动远离的另一开关,而复位弹片也能够促进脚踏上壳的复位,因此,能够很简便地避免了防水脚踏开关的误动作;所述开关连接有PCB线路板,所述平板设置于开关的下方,并与固定支架通过超声波焊接以实现底部的防水作用,达到了很好的底部防水效果;所述软胶通过双色成型于固定支架上,实现了按键部位的防水,即实现了开关处的防水,因此,本技术通过超声波焊接以及双色成型的方式能够实现很好的防水目的。因为开关的触发需要一定的行程,所以在开关的上方通过双色成型的软胶,既可防水又具有弹性,提供了触发的行程,本技术相对于独立的硅胶按键的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零件少,装配容易,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脚踏上壳和固定支架形成跷跷板的结构,从而分别通过脚踏上壳的两端来触发工作台升和降的开关,同时使用者不再需要左右来回移动脚,只需踩住中间,即踩住固定支架的位置再左右转动就可以根据需要来触发分布于防水脚踏开关两端的开关,可以让使用者提前感知是脚踏上壳的哪一侧会被触发,所以不会误踩开关,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平板和软胶的配合,很好地实现了底部及开关的防水,结构简单,易装配,成本低。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线缆插入孔和用于实现线缆插入孔侧面防水的密封圈;所述线缆插入孔设置于防水脚踏开关的一侧,并位于脚踏上壳的下方。所述线缆插入孔用于连接线缆,即cable插入孔;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用于实现侧边线缆插入孔的防水,所述密封圈通过与平板、软胶的配合,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全面的防水效果,能够满足用户对产品进行水洗清洁的要求。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复位弹片为长条形金属片,其截面为长方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触发弹簧,所述触发弹簧分别设置于复位弹片两端的下方。所述触发弹簧与开关相对应,分别设置于脚踏上壳的两端;当脚踏上壳的一端被压住时,该端下方的触发弹簧被压缩并向下运动进而触发其下方的开关;当脚离开脚踏上壳时,会在触发弹簧和复位弹片的作用下实现复位,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了防水脚踏开关的快速、有效复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强防水脚踏开关重量和刚性的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设置于防水脚踏开关的底部。所述金属底板设置于防水脚踏开关的底部,能够增加防水脚踏开关底部的重量和刚性,降低防水脚踏开关的重心,使得其安装更为稳定、牢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防滑胶垫,所述防滑胶垫设置于金属底板的下方。所述金属底板下 优选设置有5个防滑胶垫,以防止金属底板的电镀层被刮伤而生锈,同时让防水脚踏开关在光滑的地面上不会四处滑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防水脚踏开关侧面的侧盖。所述侧盖能够对防水脚踏开关的内部结构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也避免了侧边受到水溅过来的影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限位台阶和导向卡槽,所述限位台阶和导向卡槽分别设置于脚踏上壳和固定支架之间。所述限位台阶为用于实现限位功能的凹形台阶,所述导向卡槽为用于实现转动轨迹导向的U形卡槽,所述脚踏上壳沿着导向卡槽、并顺着固定支架转动能够使得其转动平稳顺畅,当转动接触到限位台阶时便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实现限位,因此,本技术能够准确限定脚踏上壳的转动轨迹和行程,防止开关因为被过度压缩而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脚踏上壳和固定支架形成跷跷板的结构,避免了误操作的出现,同时,通过密封圈、平板和软胶的配合,能够实现全面的防水效果,结构简单,装配简易,牢固,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快速实现有效的复位,防止开关因为被过度压缩而损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B1-B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A3-A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I至图4所示,本例提供一种防水脚踏开关,包括脚踏上壳I、固定支架2、复位弹片6、开关8、平板4和软胶10,所述固定支架2为圆弧面支架,所述脚踏上壳I顺着固定支架2转动使得脚踏上壳I的两 端分别下压以触发开关8,所述平板4设置于开关8的下方,所述软胶10设置于开关8的上方。其中,图I是本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即图2是图I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B1-B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 A3-A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脚踏上壳I为防水脚踏开关的上部外壳,其两端均能够承受脚下运动的作用力;所述固定支架2为圆弧面支架,用于支撑脚踏上壳1,所述脚踏上壳 I设置于固定支架2上,形成跷跷板的结构;所述复位弹片6用于辅助脚踏上壳I失去压力时的复位,所述复位弹片6优选为截面为长方形的长条形金属片,安装后所述复位弹片6两端受压,被压成圆弧形,受压端具有反弹力;所述开关8包括位于脚踏上壳I两端下方的两个分别用于控制工作台升和降的开关8 ;所述防水脚踏开关通过落在脚踏上壳I的脚下动作进而分别触发脚踏上壳I两端下方的开关8,以实现工作台的升降;在踩动脚踏上壳I的时候,脚踏上壳I顺着固定支架2转动,脚踏上壳I的受到向下压力的一端下压进而触发到其下方的开关8,而脚踏上壳I的另一端必然向上运动远离的另一开关8,而复位弹片6也能够促进脚踏上壳I的复位,因此,能够很简便地避免了防水脚踏开关的误动作;所述开关 8连接有PCB线路板,所述平板4设置于开关8的下方,并与固定支架2通过超声波焊接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脚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上壳(1)、固定支架(2)、复位弹片(6)、开关(8)、平板(4)和软胶(10),所述固定支架(2)为圆弧面支架,所述脚踏上壳(1)顺着固定支架(2)转动使得脚踏上壳(1)的两端分别下压以触发开关(8),所述平板(4)设置于开关(8)的下方,所述软胶(10)设置于开关(8)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E延森
申请(专利权)人:力纳克传动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