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水头多孔混凝土渗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754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水头多孔混凝土渗透仪,包括对多孔混凝土试件的渗透系数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对测试装置进行供水的供水装置和与测试装置相接的排水装置;测试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试件放置腔的试件套筒、密封安装在试件套筒上方的上套筒和密封安装在试件套筒下方的下套筒;上套筒上部开有溢水孔,上套筒下部开有测压孔一;供水装置位于上套筒上方;试件套筒上开有测压孔二;下套筒为上部开口且底部密封的集水槽,集水槽与试件放置腔相通,集水槽上部安装有金属孔板;下套筒上开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使用操作简便且密封性良好、测试数据准确,能有效解决现有常水头测试仪存在的侧壁渗漏、水位差测量不精确等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材料渗透系数测定
,尤其是涉及一种常水头多孔混凝土渗透仪
技术介绍
随着道路建设里程的激增,各种形式的路面病害也迅速增加,其中路面的水损害是所有病害中最为严峻的病害之一。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路面结构排水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路面结构排水在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已作为一项措施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对路面结构排水的研究起步较迟,成果也不多,现有的有关规范对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只作了原则性规定,设计往往按经验进行,对排水结构层的性能评估具有片面性。我国对路面结构排水系统的研究始于1990年,同济大学在江西省萍乡市修建了一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内部排水试验路。之后,同济大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排水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郑木莲对多孔混凝土基层进行研究,通过制作渗透仪,对渗透系数进行测试,对渗透系数、孔隙率等排水性能指标及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多孔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之后,同济大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排水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郑木莲对多孔混凝土基层进行研究,通过制作渗透仪,对渗透系数进行测试,对渗透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水头多孔混凝土渗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多孔混凝土试件的渗透系数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供水的供水装置和与所述测试装置相接的排水装置,所述多孔混凝土试件为圆柱状试件;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试件放置腔的试件套筒(2)、密封安装在试件套筒(2)上方的上套筒(3)和密封安装在试件套筒(2)下方的下套筒(4);所述上套筒(3)的上下部均开口且其内部与所述试件放置腔相通,所述上套筒(3)的外侧壁上部开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溢水孔(3?1),上套筒(3)的外侧壁下部开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测压孔一(3?2),所述测压孔一(3?2)与放置于所述试件放置腔内的圆柱状试件上端相平齐,且测压孔一(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唐文桂杜冬冬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