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包角条,它由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一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89?之间,所述包角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在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的转角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角条,使较尖锐的转角被包角基体包覆,不需要对转角进行修边或者磨边处理,节省装修的成本,施工容易,改善施工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角条对转角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碰撞伤人,保证转角处的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材料
,尤其是指一种包角条。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已经普遍进入城乡居民的家庭。在装修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等时,常常存在转角处,这时需要对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进行修边或者磨边处理,修边或者磨边处理费时费力,增加了装修的成本,而且在修边或者磨边时,经常伴随着刺耳的操作设备的噪音及满布的尘屑,施工环境差。特别是木制家具在加工时由于裁切等工序而使其边角处较尖锐,这样一方面容易被碰伤损坏,另外在使用时也不美观,而且容易伤手。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定型板、转角条、封边条组合构成。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在于一是定位板体较厚,成本高,相应增加了整体装修的原材料成本;二是施工中各装饰组件安装连接操作工艺技术要求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装修成本、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的包角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角条,它由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一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 89°之间,所述包角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压块比第二压块的宽度大,包角基体的横截面呈L型。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厚度均为Imm 3mm。其中,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边沿呈弧形。其中,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与基面转角所形成的夹角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5° 89°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助粘层。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设置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一种包角条,它由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一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 89°之间,所述包角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在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的转角处采用本技术的包角条,使较尖锐的转角被包角基体包覆,不需要对转角进行修边或者磨边处理,节省装修的成本,施工容易,改善施工环境;另外,本技术的包角条对转角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碰撞伤人,保证转角处的美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角条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角条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图I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I 一包角基体2—复合膜11一第一压块 12—第二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I至图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图2所示的一种包角条,它由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 —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1,所述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 89°之间,所述包角基体I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2。在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的转角处采用本技术的包角条,使较尖锐的转角被包角基体I包覆即可,不需要对转角进行修边或者磨边处理,节省装修的成本,施工容易。由于尖锐的转角已被包角基体I完全覆盖,从而起到保护人体,防止碰撞伤人,保证墙角外形美观。另外在包角基体I上设置复合膜2,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设置不同样式的复合膜2,使得装饰更具有高雅的视觉感受。复合膜2可使用仿真木纹复合膜,仿真木纹复合膜应用于包角条时,仿真木纹复合膜使得包角条与装修格调更为自然和谐。复合膜2也可使用仿金属复合膜。仿金属复合膜具有耐腐蚀、耐刮伤、耐高温等性能,仿金属复合膜可实现颜色多样化,从哑光到高光的不同光泽度效果。使用这些效果的复合膜的包角条更显的丰富多彩,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及品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11比第二压块12的宽度大,包角基体I的横截面呈L型。在转角处,有时两边需要包履的边的长度不同,因此设置成L型,既能达到包覆转角处的功能,又可节省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的厚度均为Imm 3_。包角条的厚度不宜过厚,厚度Imm 3_之间最佳,既能满足强度、硬度的要求,又可节省生产用料,大规模生产可节约一定的成本;厚度大其强度高,更持久耐用,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在生产中调整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压块11、第二压块12的边沿呈弧形。在转角处使用包角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尖锐的边角裸露,以免伤害到人体;因此所述第一压块11、第二压块12的边沿呈弧形,在使用过程中更安全。其中,所述第一压块11、第二压块12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与基面转角所形成的夹角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5° 89°之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保证转角处完全呈90°,会出现角度偏差,但是不会偏差太多。因此把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所成的夹角的角度设置在85° 89°之间,不仅能符合匹配要求,又能在转角处的实际大小比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所成的夹角稍大的时候,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对转角处的基面产生一个收紧力,使得转角的缝隙更小,包覆连接更牢固。其中,所述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的内表面设置有助粘层。助粘层便于包角条的粘贴。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设置有安装孔。在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的转角处可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方式,在安装孔处用螺丝钉把第一压块11和第二压块12固定在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的转角上即可 。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一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 89°之间,所述包角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比第二压块的宽度大,包角基体的横截面呈L型。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厚度均为Imm 3m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边沿呈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与基面转角所形成的夹角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5° 89°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助粘层。8.根据权利要求I 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设置有安装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家具装饰材料
,尤其是指一种包角条,它由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一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o~89o之间,所述包角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在墙壁、窗框边缘、或者家具的转角处采用本技术的包角条,使较尖锐的转角被包角基体包覆,不需要对转角进行修边或者磨边处理,节省装修的成本,施工容易,改善施工环境;另外,本技术的包角条对转角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碰撞伤人,保证转角处的美观。文档编号E04F19/02GK202787899SQ20122037403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角条,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一体成型构成包角基体,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0o~89o之间,所述包角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复合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洪汝,谢志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