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定位的混凝土吊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16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41
一种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定位的混凝土吊凳,涉及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凝土制成的由凳面和四个对称布置在凳面下方的凳脚组成一体的主体,在所述凳面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道直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模具制成,方便低成本生产。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置在下层钢筋的交叉点上,使下层钢筋呈十字形穿插在四个凳脚之间,起到基底固定作用,还可将上层钢筋安放于凳面的上表面的直形凹槽中,起到定型作用,彻底解决了板面筋受到扰动而引起板筋变形、偏位等质量通病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减少钢筋马登的使用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还解决了因采用塑料垫块而引起塑料垫块砼表面出现的短裂缝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

技术介绍
当前,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筋定位及楼板保护层厚度控制一般通过采用钢筋马凳、塑料垫块及砂浆垫块配合使用来控制。然而,施工操作人员不断在已定位好的钢筋上行走 操作、塑料垫块摆放位置不到位(或少放、不按要求放置、脱落、偏位等)、钢筋马登少放或漏放、砼浇筑时板面筋受到很强的冲击力,使得楼板钢筋受到了很大的扰动,板筋位置及保护层得不到有效控制。其中,大型商业楼板筋定位与保护层控制问题比房建住宅更为严重,主要基于以下原因I、大型商业楼由于每段施工面积大,施工操作人员多,踩踏钢筋的现象严重,2、由于汽车泵浇筑距离的局限,采用固定泵浇筑楼板对板筋的冲击现象也同样严重。3、流水施工时,其他施工区域的钢筋、模板、钢管、扣件等材料往往会堆放在已绑扎成型待浇筑的楼板筋上,由于受到集中堆载影响,堆载下的钢筋往往产生很大的变形问题。为此,现浇板板筋保护层厚度及板厚合格率较低,业主投诉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时,可有效避免布置好的钢筋发生位移的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定位的混凝土吊凳。本技术包括混凝土制成的由凳面和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定位的混凝土吊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制成的由凳面和四个对称布置在凳面下方的凳脚组成一体的主体,在所述凳面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道直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俊陈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