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110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属于建筑结构工程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表层板、C型钢及下表层板。其中,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均为整体钢板,上下平行设置;C型钢为是截面为C型的型钢,设置多块,竖直安装在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之间,C型钢的上翼缘与上表层板的下表面连接,C型钢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的上表面连接;C型钢与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有混凝土;其中,靠近下表层板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现场更换和组装的时间,保证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属于建筑结构工程及海洋工程
,包括上表层板、C型钢及下表层板。其中,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均为整体钢板,上下平行设置;C型钢为是截面为C型的型钢,设置多块,竖直安装在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之间,C型钢的上翼缘与上表层板的下表面连接,C型钢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的上表面连接;C型钢与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有混凝土;其中,靠近下表层板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本技术总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现场更换和组装的时间,保证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载楼板,具体是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属于建筑结构工程及海洋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承载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承载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板,其自重较大,且需要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及养护等,施工工序较繁琐。对于一般钢结构承载板,其用钢量较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钢板的面外抗弯刚度较弱,当承受较大荷载时,钢结构承载板的挠度较大,也极易发生面外弯曲屈服破坏。在建筑结构、海洋平台结构、桥梁结构及船舶或列车等制造业中常应用金属波纹及型钢芯夹层板,但是其夹芯部分一般只沿着一个方向排列,因而在夹芯布置方向上,夹层板的刚度较大;而在垂直于夹芯方向上,夹层板的刚度较弱,尤其是抗剪刚度一般都非常小。当此种夹层承载板承载较大时,夹层板的刚度较弱的方向极易发生剪切破坏,会导致承载板瞬间失去承载能力,使得结构发生垮塌,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减少其现场更换和组装的时间,保证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上表层板、C型钢及下表层板。其中,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均为整体钢板,上下平行设置;(:型钢为是截面为C型的型钢,设置多块,竖直安装在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之间,C型钢的上翼缘与上表层板的下表面连接,C型钢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的上表面连接;c型钢与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有混凝土 ;其中,靠近下表层板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进一步,混凝土为自密实高强度混凝土,其强度不低于C60。进一步,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为轧制普通结构钢板;厚度为1.0mm-l0.0mm。进一步,C型钢的厚度为1.0mm-l0.0mm,翼缘宽度为60_120mm,C型钢的两个弯折部位角度为90度。进一步,C型钢等间距布置于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之间,两个相邻的C型钢之间的间距为其翼缘宽度的2倍。进一步,C型钢上翼缘与上表层板的下表面焊接或铆接,C型钢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的上表面焊接或铆接。进一步,加强纵筋为螺纹钢筋,布置于内填混凝土内,加强纵筋距下表层板的距离不小于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上下表层板中增加C型钢,可有效抵抗冲击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且其隔声性能较好;同时,在C型钢与上表层板和下表层板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混凝土,减轻了重量,并在靠近下表层板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并提供预应力,提高了承载性能,总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现场更换和组装的时间,保证了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表层板,2、C型钢,3、混凝土,4、加强纵筋,5、下表层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包括下上表层板1、C型钢2及下表层板5。其中,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均为整体钢板,上下平行设置;C型钢2为是截面为C型的型钢,设置多块,竖直安装在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之间,C型钢2的上翼缘与上表层板I的下表面连接,C型钢2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连接;C型钢2与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有混凝土 3 ;其中,靠近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 3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式,混凝土 3为自密实高强度混凝土,其强度不低于C60,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力。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式,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为轧制普通结构钢板;厚度为1.0mm-l0.0mm,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承载的力度。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式,C型钢2的厚度为1.0mm-l0.0mm,翼缘宽度为60-120mm, C型钢的两个弯折部位角度为90度,提高C型钢2抵抗冲击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式,C型钢2等间距布置于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之间,两个相邻的C型钢2之间的间距为其翼缘宽度的2倍,提高C型钢2抵抗冲击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式,C型钢2上翼缘与上表层板I的下表面焊接或铆接,C型钢2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焊接或铆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式,加强纵筋4为螺纹钢筋,布置于内填混凝土 3内,力口强纵筋4距下表层板5的距离不小于25mm,确保加强纵筋4的作用。本技术在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之间增加C型钢2,可有效抵抗冲击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且其隔声性能较好;同时,在C型钢2与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混凝土 3,减轻了重量,并在靠近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3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4,并提供预应力,提高了承载性能,总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现场更换和组装的时间,保证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层板⑴、C型钢⑵及下表层板(5); 其中,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均为整体钢板,上下平行设置; 所述的C型钢(2)是截面为C型的型钢,设置多块,竖直安装在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之间,C型钢(2)的上翼缘与上表层板(I)的下表面连接,C型钢(2)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的C型钢(2)与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有混凝土(3);其中,靠近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3)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3)为自密实高强度混凝土,其强度不低于C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层板(1)和下表层板(5)为轧制普通结构钢板;厚度为1.0mm-l0.0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钢(2)的厚度为1.0mm-l0.0mm,翼缘宽度为60_120mm,C型钢的两个弯折部位角度为9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钢(2)等间距布置于上表层板(I)和下表层板(5)之间,两个相邻的C型钢(2)之间的间距为其翼缘宽度的2倍。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型钢混凝土复合夹层承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层板(1)、C型钢(2)及下表层板(5); 其中,上表层板(1)和下表层板(5)均为整体钢板,上下平行设置; 所述的C型钢(2)是截面为C型的型钢,设置多块,竖直安装在上表层板(1)和下表层板(5)之间,C型钢(2)的上翼缘与上表层板(1)的下表面连接,C型钢(2)的下翼缘与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的C型钢(2)与上表层板(1)和下表层板(5)分别形成的纵向空腔内间隔填充有混凝土(3);其中,靠近下表层板(5)的上表面部位的混凝土(3)内部设置两条加强纵筋(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生志魏建军孙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