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667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公开了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解决了雨刮臂(13)的四连杆机构在运行时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包括带有雨刮臂接头(12)的第一输出轴支座(5)和第二输出轴支座(6),第一摇臂(9)、第二摇臂(10)与雨刮臂接头(12)相连,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相互连接的雨刮电机(14)和曲柄(11);曲柄(11)、第一传动连杆(7)、第一摇臂(9)依次铰接;第一摇臂(9)、第二传动连杆(8)、第二摇臂(10)依次铰接,第一输出轴支座(5)设有第三固定点(3),?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第一固定点(1)和第二固定点(2),三个固定点不在一个平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雨刮器,具体的说是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乘用车前风窗玻璃雨刮器一般采用双臂雨刮器,双臂雨刮器一般采用四连杆机构传动。通常双臂雨刮器的四连杆机构需要的运动空间比较大,同时需要保证双臂雨刮 器的四连杆机构运行的稳定性。目前,保证双臂雨刮器的四连杆机构的稳定性的一般方法是在机构上增加固定点,但是目前通常是把固定点都安装在输出轴支座上,即固定点与输出轴支座是在一个平面上,这就要求雨刮器的输出轴支座需有很高的刚度,同时这种结构会使双臂雨刮器在工作时使其四连杆机构的空间稳定性不高,会因为车在行使过程中的震动而产生雨刮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解决四连杆机构需要的运动空间比较大这个难题的方法是增加四连杆机构所需的相应布置空间,即在设计阶段就预留较大的空间给雨刮机构,这种方法只能是车身去适应雨刮,而雨刮本身不做任何调整,这就使得雨刮器与车身之间的适应性不强,故雨刮器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了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解决了雨刮臂的四连杆机构在运行时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雨刮臂接头的第一输出轴支座和第二输出轴支座,第一摇臂、第二摇臂与雨刮臂接头相连,第二输出轴支座上设有相互连接的雨刮电机和曲柄;曲柄、第一传动连杆、第一摇臂依次铰接;第一摇臂、第二传动连杆、第二摇臂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支座设有第三固定点,第二输出轴支座上设有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三个固定点不在一个平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整个雨刮臂支撑机构通过形成空间结构的固定点进行固定,从而使整个雨刮臂支撑机构具有更强的空间稳定性,固定点成空间分布后固定点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大,使雨刮臂支撑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的车型。所述第一固定点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导出板相连,第一导出板与第二输出轴支座相连;第二固定点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导出板相连,第二导出板与第二输出轴支座相连;各导出板与输出轴支座之间互成角度,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不在一个平面上。它还设有定位点,定位点与第二输出轴支座固定连接。在雨刮臂支撑机构上设置定位点后,使得安装雨刮臂支撑机构时更加的方便。所述三个固定点所在的三个平面之间两两不平行;所述三个固定点所在平面两两之间的角度小于15度。当固定点所在平面之间互成角度时雨刮臂支撑机构更加稳定,固定点所在平面之间互成的角度小于15度时该机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开裂。它还包括带有雨刮片的雨刮臂,雨刮臂安装在雨刮臂接头上。在雨刮臂支撑机构上安装带有雨刮片的雨刮臂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雨刮器,该雨刮器与常规雨刮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空间稳定性和空间适应性,并且它所需安装空间小、安装更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稳定、空间适应性强和易于安装的优点,并且它通用雨刮臂配合使用时可以提高刮刷质量。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带有雨刮臂后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分述如下1_第一固定点,2-第二固定点。3-第三固定点,4-定位点,5-主输出轴支座,6-副输出轴支座,7-第一传动连杆,8-第二传动连杆,9-主摇臂,10-副摇臂,11-曲柄,12-雨刮臂接头,13-雨刮臂,14-雨刮电机,15-第一导出板,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8-第二导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包括带有雨刮臂接头(12)的第一输出轴支座(5)和第二输出轴支座(6),第一摇臂(9)、第二摇臂(10)与雨刮臂接头(12)相连,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相互连接的雨刮电机(14)和曲柄(11);曲柄(11)、第一传动连杆(7)、第一摇臂(9)依次铰接;第一摇臂(9)、第二传动连杆(8)、第二摇臂(10)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支座(5)设有第三固定点(3),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第一固定点(I)和第二固定点(2),三个固定点不在一个平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整个雨刮臂支撑机构通过形成空间结构的固定点进行固定,从而使整个雨刮臂支撑机构具有更强的空间稳定性,固定点成空间分布后固定点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大,使雨刮臂支撑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的车型。传动连杆可以是弯曲的形状,将传动连杆设计成弯曲的形状后,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连杆设计成一定弯曲的形状从而使连杆运功时所需空间小,这样就增强了雨刮臂支撑机构的空间适应性。所述第一固定点(I)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6)上,第一固定板(16)与第一导出板(15)相连,第一导出板(15)与第二输出轴支座(6)相连;第二固定点(2)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7)上,第二固定板(17)与第二导出板(18)相连,第二导出板(18)与第二输出轴支座(6)相连;各导出板与输出轴支座之间互成角度,第一固定板(16)与第二固定板(18)不在一个平面上。它还设有定位点(4),定位点(4)与第二输出轴支座(6)固定连接。在雨刮臂支撑机构上设置定位点(4)后,使得安装雨刮臂支撑机构时更加的方便。所述三个固定点所在的三个平面之间两两不平行;所述三个固定点所在平面两两之间的角度小于15度。当固定点所在平面之间互成角度时雨刮臂支撑机构更加稳定,固定点所在平面之间互成的角度小于15度时该机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开裂。它还包括带有雨刮片的雨刮臂(13),雨刮臂(13)安装在雨刮臂接头(12)上。在雨刮臂支撑机构上安装带有雨刮片的雨刮臂(13)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雨刮器,该雨刮器与常规雨刮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空间稳定性和空间适应性,并且它所需安装空间小、安装更方便。 实际工作过程中,先将定位点(4)安装好,然后再将固定点安装好。其工作原理为雨刮电机(14)作为动力输入端带动曲柄(11)转动,曲柄(11)带动与第一连杆相连的第一摇臂(9)转动,第一摇臂(9)在带动第二输出轴支座(6)雨刮臂接头(12)转动的同时,第一摇臂(9)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摇臂(10)转动,第二摇臂(10)带动第一输出轴支座(5)上的雨刮臂接头(12)转动从而使雨刮臂(13)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包括带有雨刮臂接头(12)的第一输出轴支座(5)和第二输出轴支座(6),第一摇臂(9)、第二摇臂(10)与雨刮臂接头(12)相连,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相互连接的雨刮电机(14)和曲柄(11);曲柄(11)、第一传动连杆(7)、第一摇臂(9)依次铰接;第一摇臂(9)、第二传动连杆(8)、第二摇臂(10)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支座(5)设有第三固定点(3),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第一固定点(I)和第二固定点(2),三个固定点不在一个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点(I)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6)上,第一固定板(16)与第一导出板(15)相连,第一导出板(15)与第二输出轴支座(6)相连;第二固定点(2)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7)上,第二固定板(17)与第二导出板(18)相连,第二导出板(18)与第二输出轴支座(6)相连;各导出板与输出轴支座之间互成角度,第一固定板(16)与第二固定板(18)不在一个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雨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刮臂支撑机构,包括带有雨刮臂接头(12)的第一输出轴支座(5)和第二输出轴支座(6),第一摇臂(9)、第二摇臂(10)与雨刮臂接头(12)相连,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相互连接的雨刮电机(14)和曲柄(11);曲柄(11)、第一传动连杆(7)、第一摇臂(9)依次铰接;第一摇臂(9)、第二传动连杆(8)、第二摇臂(10)依次铰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支座(5)设有第三固定点(3),?第二输出轴支座(6)上设有第一固定点(1)和第二固定点(2),三个固定点不在一个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玲珑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